[发明专利]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分装托盘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5121.4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隋吉林;刘家祥;吕灯雨;黄大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郭成;解敬文 |
地址: | 24108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冷却器 总成 分装 托盘 | ||
本发明公开了机油冷却器总成分装托盘线,属于汽车零件加工领域,包括进料运输线、中上运输线、中下运输线、出料运输线和托盘,所述进料运输线、中上运输线、中下运输线和出料运输线的前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侧板和前侧柱。本发明通过增加一个分装托盘线,将托盘运输至分装托盘线上,便可以自动对其进行运输,而工作人员只需在两侧等待组装即可,省时省力,托盘上的模具可以很好的固定不规则的机油冷却器,零件盒中可以放置用于组装的零件,便于分辨,同时分装托盘线可以进行循环输送,当托盘移动至一端末后会被取出其中的机油冷却器分装至总生产线上安装,空下来的托盘便可再次运回原进入位置,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加工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分装托盘线。
背景技术
机油冷却器是一种加速润滑机油散热使其保持较低温度的装置,而机油冷却器总成则是一个其零件组装生产线,传统的机油冷却器总成的安装方式为操作人员将机油冷却器总成分装搬至生产线处,在总生产线的主架体上进行安装,该方法首先需要人工搬运机油冷却器总成分装浪费人力,增加工作时间,并且机油冷却器总成分装需要在人工处堆加,导致零件杂乱,在组装时需要寻找,增加工作负担,且油冷却器总成分装往往形状不规则,没有相对应的模具,不方便放置,并且其较重,可能会对人员造成安全上的危害,同时工作人员也不方便对其进行组装,需要进行多步,或者随工作线移动进行组装,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分装托盘线,能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分装托盘线,包括进料运输线、中上运输线、中下运输线、出料运输线和托盘,所述进料运输线、中上运输线、中下运输线和出料运输线的前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侧板和前侧柱,所述进料运输线、中上运输线、中下运输线和出料运输线顶部的前后侧均开设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滚子,每两个所述滚子之间贯穿有连轴,每个所述连轴的后端均通过轴承与后侧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连轴的前端均贯穿前侧柱且延伸至所述前侧柱的内部,每个所述连轴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被动锥形齿轮,所述进料运输线和出料运输线的一侧均设置有升降结构,每个所述前侧柱的底部均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中上运输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倒U形支架,每个所述倒U形支架内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分别与中下运输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料运输线、中上运输线、中下运输线和出料运输线内壁底部的一侧均安装有控制结构,所述托盘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模具。
优化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工作箱和升降板,所述工作箱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升降板背面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相适配,所述工作箱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气缸。
优化的,所述升降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与凸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竖板,所述升降板表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件。
优化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两个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柱内壁底部的两侧,两个所述轴承座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主动锥形齿轮,每个所述主动锥形齿轮均与一个相对应的被动锥形齿轮相啮合。
优化的,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伺服电机和底盒,所述伺服电机和底盒均固定连接于前侧柱的底部,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
优化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底盒且延伸至底盒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5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