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儿科的神经重症监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4227.2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甘靖;罗蓉;李杨;陈小璐;罗欢;袁梦;张金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8 | 分类号: | A61B50/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儿科 神经 重症 监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儿科的神经重症监测仪,涉及儿科监测仪器技术领域。该种用于儿科的神经重症监测仪,包括移动柜体,所述移动柜体底部的边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移动柜体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所述移动柜体的顶部远离固定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转动桌板;所述移动柜体前端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储物抽屉,所述移动柜体顶部的中心安装有监测仪保护机构,所述监测仪保护机构的后端安装有散热机构。通过设计简单的转动桌板、监测仪保护机构以及散热机构,既可以实现设备的一物多用,同时也可以对监测仪本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使其整体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科监测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儿科的神经重症监测仪。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人体又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神经系统能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接受内外环境的变化信息,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进行迅速而完善的调整,使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见,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调节作用,而儿科神经监测更是相对复杂。
儿科是针对儿童开设的医学科室,神经是人体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其也相对较为脆弱,因此对于儿科神经重症的监测,更要极为慎重,儿科神经重症监测仪是专用于儿童神经监测的医用监测设备,但目前现有的儿科用神经重症监测仪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仅其整体功能较为单一,而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设备还会占用较多的空间,使用十分不便,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用于儿科的神经重症监测仪。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儿科的神经重症监测仪,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儿科用神经重症监测仪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仅其整体功能较为单一,而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设备还会占用较多的空间,使用十分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儿科的神经重症监测仪,包括移动柜体,所述移动柜体底部的边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移动柜体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所述移动柜体的顶部远离固定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转动桌板;
所述移动柜体前端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储物抽屉,所述移动柜体顶部的中心安装有监测仪保护机构,所述监测仪保护机构的后端安装有散热机构;
所述移动柜体前端的顶部安装有检修盖板,所述检修盖板的边角处均安装有固定螺钉,所述移动柜体顶部的周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垫圈。
优选的,所述转动桌板包括桌板本体,所述转动支架的中心转动连接有桌板本体,所述桌板本体顶部的一侧开设有主放置槽,所述桌板本体的顶部远离主放置槽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置杯槽,所述桌板本体远离转动支架一端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桌板本体靠近转动支架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转轴。
优选的,两个所述储物抽屉均与移动柜体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号接收方法、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超宽带高动态目标信号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