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访问统计的地理数据加载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4029.6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5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向林宗;高斌;王发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F16/29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访问 统计 地理 数据 加载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访问统计的地理数据加载方法及装置,它包括缓存系统用于统计数据块的访问热度和不同的场景数据块使用频率,并在缓存容量耗尽时替换最近最不常用的数据块,以及对使用频率超出阈值的场景数据块缓存到队列中且同时调整访问热度序列;取数系统用于对数据块进行配置并在请求数据是决定返回的数据块大小,以及实时计算下一个数据块的预取时机,并根据判断是否命中所述缓存系统来实现不同的访问策略。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统计,可以在给定时间区间内统计地理场景漫游过程中哪些场景数据块属于热点数据,针对热点数据采用缓存来减少网络开销,对于时间片内的非热点数据块可以直接从远端服务器预先请求,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存储占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基于访问统计的地理数据加载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地理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多,比如地图导航、智慧城市、3D地图等。现有地理应用的地图底图大都采用瓦片数据格式并通过懒加载方式动态加载渲染,并且底图上的场景模型也是通过分片并动态加载渲染。
目前市场上的地理应用产品对地理数据动态加载没有融合游客的访问行为,因此通常采用设备缓存访问历史或者干脆重新请求远程服务器下载地理数据,方式1)会随着游客使用该产品的时间推移而造成设备存储浪费,方式2)由于每次重新请求数据特别是巨大的地理数据会带来很大的网络带宽浪费,两种方式都进一步导致用户的体验变得不友好。
3D场景漫游在三维地图是典型的交互方式,由于3D地图数据量非常大不可能一次性请求到本地再进行漫游。事实上,现在三维地图的底图采用瓦片数据并基于懒加载方式动态加载渲染,而底图上的3D景观模型也必然是分片进行动态加载渲染。在进行3D地图漫游时,现有商业产品采用的技术方式要么缓存所有访问到的历史数据块,要么不缓存每次进行重新请求,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弊端。
而市面上地理服务软件产品处理地理数据动态加载时要么采用本地缓存历史数据,要么重新请求场景数据,前一种方式会随着用户使用产品的次数增多而逐渐占用大量的设备存储空间;而后一种方式由于地理场景数据量通常很大而造成巨大的网络带宽浪费,并且在弱网络下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访问统计的地理数据加载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三维场景漫游过程中数据访问加载方式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访问统计的地理数据加载装置,它包括缓存系统和取数系统;所述缓存系统用于统计数据块的访问热度和不同的场景数据块使用频率,并在缓存容量耗尽是替换最近最不常用的数据块,以及对使用频率超出阈值的场景数据块缓存到队列中且同时调整访问热度序列;
所述取数系统用于对数据块进行配置并在请求数据是决定返回的数据块大小,以及实时计算下一个数据块的预取时机,并根据判断是否命中所述缓存系统来实现不同的访问策略。
所述缓存系统包括LRU模块、Counter模块和场景数据块缓存队列;
所述LRU模块用于统计已经存在与所述场景数据块缓存队列中的数据块的访问热度,并在设定的时间片内如果缓存容量耗尽替换最近最不常用的数据块;
所述Counter模块用于在一个时间片内统计不同的场景数据块使用频度,并当某个场景数据块使用频度产国缓存阈值时,将该数据块缓存到队列中,同时调整所述LRU模块的访问热度序列;
所述场景数据块缓存队列用于存放缓存的数据块。
所述取数系统包括场景数据块配置子模块、漫游坐标追踪子模块和场景数据块访问策略子模块;
所述数据库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数据块的空间编码规则和数据块的空间范围,并在请求数据时决定返回的数据块大小;
所述漫游坐标追踪子模块用于通过游客当前所在的数据块空间位置,实时计算下一个数据块的预取时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希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4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碳物质的超细颗粒气化系统和气化工艺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胎爬泥坑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