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人机物融合应用运行支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347.0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4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彭鑫;沈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G06F16/9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服 架构 人机 融合 应用 运行 支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人机物融合应用运行支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人机物融合应用模型;检索动作代理;对于未检索到对应动作代理的资源动作,构造动作代理后,生成容器镜像;拉取动作代理容器镜像并将其部署至人机物融合运行环境中;对消息主题订阅部分、完成消息发布部分、资源绑定策略进行定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微服务架构构造与资源动作相对应的动作代理,在人机物运行环境中采用容器编排方式部署动作代理的容器镜像,并定制动作代理,从而构造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应用执行形态,保障应用所涉及资源的按需、有序协作;可提供自动化的人机物融合应用运行支撑,降低部署、执行人机物融合应用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工程与泛在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人机物融合应用运行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来自于社会、信息、物理三元空间的资源能够融合在一起,以人机物融合应用的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人机物融合应用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支撑资源间的按需、正确、稳定的协作。
在软件工程与泛在计算技术领域,“软件定义一切”使得人机物资源的服务能够通过软件的方式被调用,通过消息的方式表征资源服务的完成。但是,由于现实世界中资源间的协作一般是松耦合的,因此在软件中,集中式的资源协作编排会降低应用的灵活性和效率。另一方面,资源实例在运行时的选择也依赖于时间、空间等多个维度的约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人机物融合应用运行支撑方法,微服务体系架构风格将大型复杂软件系统分解成一组独立运行、以轻量级通信机制进行交互的相对较小的服务,微服务所倡导的诸如单一责任、服务平等、松耦合协作等原则,以及异步消息通信等机制能够符合人机物融合应用中资源协作的特点,当前,仍然缺少遵循微服务架构风格来支撑人机物融合应用运行的相关工作。本发明基于预先给定的人机物融合应用模型,基于微服务架构构造与资源动作相对应的动作代理并将动作代理进行容器化封装后上传至动作代理容器镜像仓库,在人机物运行环境中采用容器编排方式部署动作代理的容器镜像,并定制动作代理的消息订阅与发布和资源绑定策略,从而构造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应用执行形态,保障应用所涉及资源的按需、有序协作;可提供自动化的人机物融合应用运行支撑,降低部署、执行人机物融合应用的难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人机物融合应用运行支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执行的人机物融合应用模型,所述人机物融合应用模型是人机物融合应用的描述,用于刻画场景中资源之间的协作,包括资源动作、动作关联和绑定约束;
S2:读取人机物融合应用模型并抽取其中的资源动作,在动作代理容器镜像仓库中检索与各个资源动作相对应的动作代理,所述动作代理是基于微服务架构的逻辑单元,如果找到所有的资源动作所对应的动作代理,则执行步骤S5,否则,执行步骤S3;
S3:对于未在动作代理容器镜像仓库中检索到对应动作代理的资源动作,基于动作代理模板以服务化的方式构造与所述资源动作相对应的动作代理,所述动作代理包括资源实例配置接口,以及用于消息主题订阅部分、完成消息发布部分和资源绑定策略部分的定制接口;
S4:封装并生成动作代理的容器镜像,并将容器镜像上传至动作代理容器镜像仓库;
S5:对于每一个资源动作,分别自动作代理容器镜像仓库中拉取与资源动作相对应的动作代理容器镜像并将其部署至用于运行人机物融合应用的人机物融合运行环境中,在完成部署的动作代理中集成与资源动作相对应的资源实例的服务调用与事件回调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