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折纸机构的可回收血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2636.9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8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梁东雪;李俊杰;殷小雷;王路;邱婧;马兆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94 | 分类号: | A61F2/94;A61F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志斌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折纸 机构 可回收 血管 支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折纸机构的可回收血管支架,包括:支架组件;若干所述支架组件依次连接形成用于支撑血管的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包括展开的第一状态和收缩的第二状态;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架组件绕彼此连接处折叠,以实现所述环形支架在第二状态下的收缩。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折纸机构的可回收血管支架,通过提出基于折纸机构设计实现的支架结构,可实现较大比例的体积变换,同时小巧轻便、无零散部件,一体化结构使得机械变形可靠性高,并且基于折纸机构的支架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在平面上完成加工,相对于传统的三维铣削、刻蚀及热处理的全套工艺更为简单和快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折纸机构的可回收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在医疗方面的运用十分广泛,例如在病变时于人体内的特定位置植入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血管再狭窄的作用。目前,血管支架放置手术一般的形式为利用导管输送,主要过程为令导管沿着人体血管进入人体内,到达特定位置后将支架沿着导管送入至指定位置,然后通过支架的自身展开性或球囊扩张至一定直径后,贴于血管内壁并维持形状,起到打开并支撑血管狭窄闭塞段的作用,部分支架还可在管壁上携带特定药物起治疗作用。因此,血管支架的机械力学性能、展开及回收过程的可操作性、携带药物的能力、生物相容性等均对医疗过程中病人的生理安全、治疗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合理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便于伸展收缩的机械结构,有利于植入治疗手术的顺利、安全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折纸机构的可回收血管支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弹性金属挠曲结构为主的合金冠脉支架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制备时间相对较长的缺陷,通过提出基于折纸机构设计实现的支架结构,可实现较大比例的体积变换,同时小巧轻便、无零散部件,一体化结构使得机械变形可靠性高,并且基于折纸机构的支架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在平面上完成加工,相对于传统的三维铣削、刻蚀及热处理的全套工艺更为简单和快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折纸机构的可回收血管支架,包括:支架组件;
若干所述支架组件依次连接形成用于支撑血管的环形支架;
所述环形支架包括展开的第一状态和收缩的第二状态;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架组件绕彼此连接处折叠,以实现所述环形支架在第二状态下的收缩。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架片;
至少两个所述支架片彼此连接形成所述支架组件;
其中,两个所述支架片绕彼此连接处折叠以实现所述环形支架在第二状态下的收缩。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组件结构组成的实施方式,通过至少两个支架片彼此连接并且能够绕连接处折叠,实现了支架组件自身的折叠,可以在血管支架输送或者回收的过程中,通过折叠缩小环形支架和支架组件的体积,实现较大比例体积的变换。
进一步地,由于支架组件是由至少两个支架片连接形成的,因此支架组件自身并无其他零散部件,同时环形支架展开后也形成了整体的平面支撑结构,进而实现对血管内壁的全面支撑,避免网状等支撑结构带来的部分支撑导致血管受到挤压损伤的问题。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构成支架组件的支架片数量为三片。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构成支架组件的支架片数量为两片。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构成支架组件的支架片数量为四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若干所述环形支架沿轴向依次连接;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环形支架绕彼此连接处折叠,以实现所述环形支架在第二状态下的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26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