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栖菜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的近红外光谱识别鉴定模型的建立方法及鉴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72325.2 | 申请日: | 2021-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3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越;吴明江;李易航;杨留长;佟海滨;张旭;曹小青;黄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5 | 分类号: | G06F30/25;G06F30/27;G06K9/62;G06N3/00;G01N21/359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朱海晓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产地 品系 养殖 方式 红外 光谱 识别 鉴定 模型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羊栖菜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的快速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羊栖菜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的近红外光谱识别鉴定模型的建立方法及鉴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来自不同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的羊栖菜;(2)采集羊栖菜的近红外原始光谱;(3)对近红外原始光谱进行数据处理;(4)对预处理之后的光谱数据提取主成分;(5)随机划分校正集和验证集;(6)采用PSO‑SVM算法建立校正模型;(7)利用预测集对校正模型进行验证。为实现快速鉴别羊栖菜的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提供了一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羊栖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栖菜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的近红外光谱识别鉴定模型的建立方法及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羊栖菜(
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作为一种高新分析技术,由于具有分析速度快、测量重复性好、分析效率高、分析成本低、不破坏样本、样本无需预处理的特点而使得上述问题得以解决。但是近红外光谱存在谱带宽、谱峰重叠严重、吸收强度弱、信噪比低等问题,所以基于近红外光谱,无法直接得到目标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羊栖菜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的近红外光谱识别鉴定模型的建立方法及鉴定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羊栖菜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的近红外光谱识别鉴定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来自不同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的羊栖菜,将收集得到的羊栖菜进行清洗、干燥至恒重,粉碎过80目筛网,得到羊栖菜粉末样品;
(2)采用漫反射法采集羊栖菜粉末样品的近红外原始光谱,以空气为参比;光谱采集条件:扫描范围为4000-10000 cm-1,扫描次数为32次,分辨率为8 cm-1;
(3)对近红外原始光谱进行数据处理,应用化学计量学软件对羊栖菜样品的近红外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SG平滑处理,导出得到光谱数据矩阵;
(4)对预处理之后的光谱数据提取主成分,应用Matlab软件对光谱预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光谱数据的得分值、主成分数及累积贡献率;
(5)随机划分校正集和验证集;
(6)采用PSO-SVM算法建立校正模型,以校正集样品光谱的主成分得分值作为输入变量,分别以不同的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作为输出变量,构建3种PSO-SVM定性模型,分别用于鉴别来自不同产地、品系和养殖方式的羊栖菜;
(7)利用预测集对校正模型进行验证。
步骤(1)中,共收集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羊栖菜样品共32个,其中中国11个,日本10个,韩国11个; 分别收集4种品系的羊栖菜,各包含10个;分别收集20个养殖羊栖菜和20个野生羊栖菜样品。
所述化学计量学软件为TQ Analyst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2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走廊顶部绿色植物修剪设备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用砂石分选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