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送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1703.5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阮云波;阮卜琴;牛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5/30 | 分类号: | B65G15/30;B65G23/04;B65G23/22;B65G15/22;B65G47/34;B65G65/28;B65G6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瞿海武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煤机构,属于煤炭仓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送煤机构形成的煤堆体积小,影响储煤量的问题。本送煤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送煤机构还包括两输送带组件,该两输送带组件的输入端均连接在立柱的中部以上位置并位于同一高度,两输送带组件的输出端沿水平朝向相反设置,立柱与输送带组件之间连接有能够对输送带组件进行支撑的拉索,两输送带组件的输入端之间位置设有落煤口,且输送带组件能够将立柱处的煤炭向外端输送。本送煤机构能够形成三个更大体积的煤堆,提高储煤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炭仓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送煤机构。
背景技术
储煤场是用于煤炭储存的场所,煤炭储存方式包括开放式煤场、半开放式煤场和封闭式煤仓,鉴于节能和环保要求,开放式煤场逐渐被淘汰,而封闭式煤仓成为了储煤的主要形式,封闭式煤仓主要包括煤仓顶棚,煤仓顶棚的截面形状主要呈梯形或者弧形,其跨度大、高度高、且封盖面积广。煤仓的储煤量除了受自身大小的影响,也受到煤堆高度和体积的影响,而为了增加煤堆高度,通常需要先将煤炭输送至煤堆上方较高的位置,然后采用落煤的方式进行堆叠形成煤堆。
如专利文件(申请号:201920543481.9)公开的储煤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内部下方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溜煤管设置有四组,且环绕于立柱设置,在分流块的作用下,煤炭分别进入到溜煤管内,然后从四组溜煤管中分散掉落,从而实现分散落料,其中采用溜煤管的方式是较为常见的溜煤机构,能够使立柱上方的煤炭落下,虽然溜煤管有四根且周向分布,但是由于溜煤管是采用倾斜设置,利用煤炭自身重力滑动落下,因此溜煤管的长度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溜煤管上煤炭阻塞,这也使得地面堆积的煤炭堆之间间距较小,即使随着煤炭的堆积,多个较小的煤炭堆合并为一个并处于仓体的中心位置,仓体的其他周边位置难以堆积煤炭,导致储煤量较低。
鉴于溜煤管这样一种惯用的溜煤手段,其已然采用倾斜设置来实现煤炭移动,那么为了增加煤堆体积,本领域技术人员原有基础上容易想到增加溜煤管的高度和长度,以此能够增加溜煤管的斜度,避免煤炭在溜煤管上堆积,但是显然的,由于煤炭重量大,溜煤管高度和长度的增加也会导致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减低,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送煤机构,用以解决现有送煤机构形成的煤堆体积小,影响储煤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送煤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煤机构还包括两输送带组件,该两输送带组件的输入端均连接在立柱的中部以上位置并位于同一高度,两输送带组件的输出端沿水平朝向相反设置,所述立柱与输送带组件之间连接有能够对输送带组件进行支撑的拉索,两所述输送带组件的输入端之间位置设有落煤口,且输送带组件能够将立柱处的煤炭向外端输送。
煤炭先输送至立柱上端并落下,部分煤炭直接从落煤口落下,从而在立柱底部形成煤堆,而两输送带组件的输入端连接立柱,落煤口位于两输送带的输入端之间,因此部分煤炭会落到两输送带组件上,输送带组件能够将该部分煤炭输送至外端并由输出端落下,从而在两输送带组件的输出端下方均形成煤堆,即形成三个煤堆,不同于现有采用倾斜溜煤管,由于溜煤管较长时容易出现煤炭阻塞,导致溜煤管普遍较短,本申请采用输送带组件进行煤炭输送,不存在阻塞现象,同时设置拉索,输送带组件通过拉索进行支撑,且两输送带组件朝向相反并位于同一高度,因此整体的重心位于立柱上,使得立柱受力更加平衡,进而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能够将输送带组件设置的较长,进而使得三个煤堆之间的间距更大,因此每个煤堆的直径也可以更大,即通过本送煤机构能够形成三个更大体积的煤堆,提高储煤量。
在上述的送煤机构中,两所述输送带组件长度相同且对称设置,输送带组件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输送带组件所处位置的高度。长度相同且对称设置,能够使立柱受力更加平衡,以保证结构稳定性,进而能够将输送带组件设置的更长,而煤堆落下并通过自身重力形成煤堆,因此煤堆的高度接近煤堆的半径,而使输送带组件的长度大于其所处位置的高度,以保证煤堆之间的间距,进而增大煤堆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航行器外壳减阻表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窄带中红外热辐射源及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