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管道自动切割焊接移动工作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1433.8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赣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0 | 代理人: | 靳昙昙 |
地址: | 3308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管道 自动 切割 焊接 移动 工作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管道自动切割焊接移动工作站,包括主机控制系统、轨道移动机构、四轴数控切割机、六轴机器人焊接机、轨道滑动机构、工件旋转变位夹具,轨道移动机构和轨道滑动机构平行设置于地面上,工件旋转变位夹具设于轨道滑动机构上,用于夹持主管材并带动主管材旋转,四轴数控切割机设于轨道移动机构上,与轨道移动机构形成可直线移动连接,用于自动对主管材进行数控切割工作,六轴机器人焊接机设于轨道移动机构上四轴数控切割机的右侧,与轨道移动机构形成可直线移动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于同一工作站同时自动加工切割和焊接工序,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提高了两倍以上,同时提高了切割精度与焊接精度,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管道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管道自动切割焊接移动工作站。
背景技术
消防管道由主管材和若干件引流管组焊而成,主管材最长12000mm,直径20-200mm,厚度2.8-9.5mm,引流管焊接于主管材的外圆面上,主管材与引流管的焊接工艺为先进行相贯线切割,再将引流管与主管材进行相贯焊。
相贯焊是一种焊接形式,所谓相贯,指的是相贯线。圆管结构、网架、网壳桁架之类的管与管之间相交的地方不是平面的,而是一条或几条空间的曲线,这就是相贯线。相贯焊就是沿着这些曲线对圆管进行无缝焊接。
目前,市场上的切割机和焊接设备均是相互独立的两套设备, 也就是说,工作时先将主管材在切割机上进行切割引流管与主管材的对接孔,然后再转移到焊接设备进行焊接,工序复杂、费时费力,设备成本高,且现有切割机不能很好地切割出相贯线,影响后续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防管道自动切割焊接移动工作站,该自动切割焊接移动工作站通过设置四轴数控切割机能够完美地切割出相贯线,且在数控切割两个孔位后,实现了切割与焊接可在该移动工作站同时自动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焊接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管道自动切割焊接移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控制系统、轨道移动机构、四轴数控切割机、六轴机器人焊接机、轨道滑动机构、工件旋转变位夹具;
所述轨道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轨道、滑轨和直齿条,所述第一轨道固定于地面上,所述滑轨设有两件,两件滑轨分别平行设于第一轨道的前、后两侧,所述直齿条设于第一轨道上平面中间位置,与滑轨平行;
所述轨道滑动机构包括第二轨道和导轨,所述第二轨道平行设置于第一轨道前侧地面上,所述导轨设有两件,两件导轨平行设于第二轨道的前、后两侧;
所述四轴数控切割机设于滑轨上,与滑轨形成可左右直线移动连接,用于自动对主管材进行数控切割工作;
所述六轴机器人焊接机设于滑轨上四轴数控切割机的右侧,与滑轨形成可左右直线移动连接,用于自动对引流管与主管材进行焊接;
所述工件旋转变位夹具包括旋转夹持机构、从动机构和引流管固定夹具,所述旋转夹持机构固定连接于第二轨道上平面右端头,包括气动三爪卡盘,该气动三爪卡盘用于夹持主管材右端外圆面并带动主管材旋转,所述从动机构设于导轨上旋转夹持机构左侧,与导轨形成可左右直线移动连接,所述从动机构包括顶锥,该顶锥轴线与气动三爪卡盘的旋转轴线同轴,用于顶持主管材的左端孔,所述引流管固定夹具设有若干件,分别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第二轨道上平面前侧,位置与引流管焊接位置相对应,用于自动夹紧引流管;
所述四轴数控切割机、六轴机器人焊接机、旋转夹持机构和引流管固定夹具均与主机控制系统相联。四轴数控切割机、六轴机器人焊接机、旋转夹持机构和引流管固定夹具的运行速度、运行方向、运行时间均由主机控制系统进行输入并编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华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