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表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1367.4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9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熙;张楷乐;傅强;陈嵘;胡顺东;戴亚康;周志勇;林淑超;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表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体表穿刺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表定位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包括定位导板和体表标记组件,所述定位导板的其中一侧与人体皮肤相贴合,所述定位导板包括导板主体,所述导板主体上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第一穿刺导向件和第二穿刺导向孔,所述第一穿刺导向件、第二穿刺导向孔分别与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相对应,所述第一穿刺导向件、第二穿刺导向孔设于远离导板主体与人体皮肤相贴合的一侧。该定位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而且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表穿刺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工作中经常在CT引导下进行各种穿刺检查或治疗,体表穿刺点的定位直接关系到穿刺能否成功以及是否能够避开重要脏器。当前多数方法是骨定位,但这种方法受制于医生个体差异,最终的定位精度误差较大。为了提高定位准确度,需要借助一定的定位装置。如专利申请CN201910345415.5公开了一种结合CT图像的结节体表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水平梁,所述第一水平梁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竖直向下正投影出激光的第一激光投影装置,所述第一水平梁上还设置有距离显示部,所述第一水平梁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发射出来的激光线与第一激光投影装置发射出来的激光线相垂直的第二激光投影装置。利用该发明的装置定位无需术前在CT室局麻下多次CT引导穿刺定位,只需结合患者入院首次CT图像,于手术室内全麻后定位。确保了胸部结节定位的稳定性及精确性。但该结构相对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操作复杂,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后使用。不利于大范围推广。
专利CN201911150743.6公开了一种用于CT引导穿刺的体表定位装置,包括均匀间隔设置的多根铅丝,所述铅丝的外壁包裹软橡胶层,还包括软橡胶固定条,所述铅丝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所述软橡胶固定条,且每根所述铅丝的两个端部分别嵌入两侧的所述软橡胶固定条中固定,构成定位栅栏。本发明的体表定位装置有效降低了铅丝折断的风险,同时铅丝外壁包裹的软橡胶层与软橡胶固定条一体成型,避免了铅丝的脱开,提高了定位装置耐用性以及定位的精准性。该结构相对简单,但存在如下不足:间隔设置的钢丝存在一定韧性,易折,导致在定位过程中易发生滑移,从而降低了定位的精准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的体表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导板,所述定位导板的其中一侧与人体皮肤相贴合,所述定位导板包括导板主体,所述导板主体上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第一穿刺导向件和第二穿刺导向件,所述第一穿刺导向件、第二穿刺导向件分别与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相对应,所述第一穿刺导向件、第二穿刺导向件设于远离导板主体与人体皮肤相贴合的一侧;
所述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包括三个外切连接的圆构成的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包括第一穿刺孔、第一导向槽、第一退针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包括第二穿刺孔、第二导向槽、第二退针孔,所述第一穿刺孔与第一导向槽、第一退针孔相连通;所述第二穿刺孔和第二导向槽、第二退针孔相连通;
所述导板主体上设有至少三个定位孔;
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标记组件,所述标记组件包括多个形状相同的薄片且每个薄片与其相邻的薄片通过外切圆弧连接;所述定位导板上的至少三个定位孔分别与体表标记组件在体表的位置相吻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刺导向件、第二穿刺导向件与导板主体的夹角为15-90度。本发明的穿刺导向件与导板主体之间的夹角根据患者的体形、病灶体位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一穿导向件构成第一穿刺通道,所述第二导向孔和第二穿刺导向孔构成第二穿刺通道,所述第一、第二穿刺通道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穿刺通道的内径大于1.2mm且小于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