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及成球配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9865.5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邹正康;陈忠河;徐少桦;谭永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烁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焚烧 高温 熔融 装置 配伍 方法 | ||
1.一种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包括梯形支架(1)、第一底座(2)、第一翻转机构(3)、造粒圆盘(4)、旋转驱动装置(5),所述第一底座(2)与梯形支架(1)顶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底座(2)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翻转机构(3)连接于第一底座(2)低端与梯形支架(1)底面之间,以用于调整第一底座(2)与梯形支架(1)底面的夹角,所述旋转驱动装置(5)设置于第一底座(2)顶面,所述旋转驱动装置(5)输出端与造粒圆盘(4)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底座(6)、第二翻转机构(7)、直线驱动装置(8)和筛板(9);所述第二底座(6)与梯形支架(1)腰部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底座(2)也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翻转机构(7)连接于第二底座(6)低端与梯形支架(1)底面之间,以用于调整第二底座(6)表面与第一底座(2)表面的角度值;所述筛板(9)设置于造粒圆盘(4)盘壁下方,所述筛板(9)呈弧形且与造粒圆盘(4)盘壁轮廓相适应;所述第二底座(6)低端顶面设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8),所述直线驱动装置(8)的输出端与筛板(9)连接,以用于推动所述筛板(9)延伸至造粒圆盘(4)盘壁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转机构(7)包括丝杆电机(71)、丝杆(72)、滑块(73)和支撑杆(75);所述丝杆(72)设置于梯形支架(1)底面,所述丝杆(72)轴向与第二底座(6)翻转中心线垂直;所述丝杆电机(71)也设置于梯形支架(1)底面并与丝杆(72)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滑块(73)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在丝杆(72)外周;所述支撑杆(75)连接于滑块(73)与第二底座(6)低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支架(1)底面还设有限位条(74),所述滑块(73)底面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条(74)嵌入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9)表面设有第一筛选带和第二筛选带,所述第一筛选带位于筛板(9)远离直线驱动装置(8)一侧,所述第二筛选带位于第一筛选带与直线驱动装置(8)之间;所述第一筛选带内设有多个第一筛孔(91),所述第二筛选带内设有多个第二筛孔(92),所述第一筛孔(91)孔径小于第二筛孔(92)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9)朝向直线驱动装置(8)一端设有连接杆(93),所述连接杆(93)与直线驱动装置(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6)顶面远离直线驱动装置(8)一侧设有弧形滑轨(61),所述筛板(9)与弧形滑轨(61)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轨(61)中部开设缺口槽(62),所述缺口槽(62)延伸方向与筛板(9)移动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3)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底端与梯形支架(1)底面铰接,所述螺杆上部外周套设套筒,所述套筒与第一底座(2)低端铰接,所述套筒上下两端均设有紧固螺母。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的成球配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第二翻转机构(7)以调节第二底座(6)表面与第一底座(2)表面形成0-2度夹角;
启动旋转驱动装置(5)以使造粒圆盘(4)开机造粒,并通过直线驱动装置(8)将筛板(9)推出造粒圆盘(4)盘壁外沿,以筛选从造粒圆盘(4)离心飞离的物料颗粒;
通过直线驱动装置(8)短行程往复推拉筛板(9)以震荡筛选物料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高温熔融成球装置的成球配伍方法,其特征在于,
待震荡筛选到达预设时长后,启动第二翻转机构(7)以使第二底座(6)与第一底座(2)形成1-2度夹角,以使未通过第一筛带的物料颗粒下滑至第二筛带后经第二筛孔(92)自然下坠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烁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烁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8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锂电池防护装置
- 下一篇:伞杆装置和电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