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崩岸监测预警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9007.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曹双;王乃茹;陈槐;范红霞;韦立新;朱立俊;罗红雨;卞佳琪;史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环境监测中心);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26;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层次 分析 监测 预警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崩岸监测预警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的特征向量;建立各指标的评价标准,获得各指标的分级阈值;依据监测河段的每个监测断面中指标层的各指标实测值,根据评价标准对各指标进行打分,将各指标的得分值按照权重向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该监测断面的岸滩稳定性评价指数进行分级评估。本发明综合崩岸各因素进行定量评估,能够提高崩岸预警精度。本发明综合崩岸各因素进行定量评估,能够提高崩岸预警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崩岸监测预警评估方法,属于水文预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冲积平原河流(比如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即为典型的冲积平原河流)的河岸地质构造多呈二元结构,河岸抗冲性较差,河势演变剧烈、频繁。因此,崩岸成为冲积平原河流的一种主要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局部地段十分严重。冲积平原河流崩岸产生的成因及机理相当复杂,不同河段岸滩水流边界条件存在差别,对应的岸滩稳定性和崩塌机理也不同,但总体而言其主要影响因子不外乎河势条件、地质边界条件、水文环境、人类活动影响这几个重要的因素。
目前崩岸预警的方法只要可以分为工程性方法和分析评估类方法两种,工程类方法为在已知的险工区域布设若干应力、应变监测探头,设置预警值进行动态监测;分析评估类方法为根据实测及收集的河道地形、地质、工程等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目前来看,以上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1)工程性方法只适合针对性开展,先决条件是知道哪些部位是易发崩岸区域;其次,探头布点安装有一定讲究,布点密布不够,安装定位不准或深度不适合都会影响预警精度;再次,此类方法投资及运行代价相对较高,若发生崩岸,前期预埋的探头、信号源、电缆等几乎报废。2)虽然已有许多学者利用分析评估类方法对岸坡稳定性分析、崩塌机理和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研究,但基本仅从一二个主要诱因出发,较少考虑因素间的相关关联性,且数据分辨率较低,区分范围不够精细,总的来说以往研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各类因素相对分离的状态,综合各因素的精细化定量评估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崩岸各因素进行定量评估、能够提高崩岸预警精度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崩岸监测预警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自上向下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层次结构模型,以岸滩稳定性评价指数作为目标,以河岸边界条件、河势条件和河流动力条件作为准则,其中所述河岸边界条件包括河岸地质组成、坡比、坡高和坡脚侵蚀度共四个指标,河势条件包括河型、河道宽深比、深弘线平面摆幅、岸线平面摆幅、近岸深槽平面位移和近岸深槽刷深共六个指标,所述河流动力条件包括主流贴岸距离与河宽之比、近岸流速绝对值共两个指标;
步骤二、建立判断矩阵,求解所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将该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向量;
步骤三、将各指标划分为稳定、较稳定、基本稳定、较不稳定、不稳定共5级崩岸预警级别,对应分数为100~0,每级标准为25分,其中分值越大表明对于岸滩稳定越有利;建立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及分级阈值;
步骤四、对监测河段的每个监测断面中指标层的各指标进行实测得到相应的实测值,根据实测值按照步骤三的评价标准对各指标进行打分得到各指标的得分值,将各指标的得分值按照步骤二得到的权重向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该监测断面的岸滩稳定性评价指数,根据监测断面的岸滩稳定性评价指数就可进行分级评估。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指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指标(或方案、因素等)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最终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环境监测中心);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环境监测中心);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微细碳酸钙粉体生产用可控制进料量的干燥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基板干燥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