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助剂自动配送装置及其配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8503.4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曹世德;王华平;杨俊杰;谢俊杰;杨太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先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16;B01F15/02;B01F15/04;B01F3/00;B01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剂 自动 配送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剂自动配送装置及其配送方法,原料输出管两端分别连通原料罐及原料输送泵的输入管,原料输出管上设有流量计,搅拌罐输入管两端分别连接原料输送泵的输出管及三通管路,每一套三通管路的上端管与搅拌罐连通,每一套三通管路的右端管均与搅拌罐输入管连通,每一套三通管路的左端管均与搅拌罐输出管一端连通,搅拌罐输出管另一端与供料泵的输入管连接,每一套三通管路的交汇处设有第一控制阀,原料输出管上连接有第一原料输入管,第一原料输入管与原料输出管的交汇处设有第二控制阀,原料输送泵的输出管上连接有第二原料输入管,第二原料输入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搅拌罐输入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本装置能实现助剂自动配制及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染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剂自动配送装置及其配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工业快速的发展,从传统的工艺到机械生产再到信息化生产,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精细化生产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在纺织染整企业生产中,助剂用量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参数,影响着织物的加工质量和原料消耗,同时还影响着节能减排问题。我国中小规模染整企业在助剂配送领域自动化程度较低,大多数染整企业的助剂是输送都是通过手工搬运方式完成。这种人工输送的缺点有:一方面,容易产生错误、效率低下、助剂浪费严重、产品质量不稳定,从而造成产品一次合格率低,生产成本提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人工成本高,对环境的污染较大。目前,也有一些企业具有自动化的助剂配送系统,但是目前的助剂配送系统结构布局欠合理,操作繁琐,配比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剂自动配送装置,以实现助剂自动配制及输送,从而简化生产操作、提高配比效率及准确性、降低不良率、减少助剂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助剂自动配送装置,包括原料罐、原料输送泵、搅拌罐、供料泵、原料输出管、搅拌罐输入管、搅拌罐输出管、供料管及控制中心,搅拌罐设有两个交替使用,原料输出管的一端连通原料罐,其另一端连通原料输送泵的输入管,原料输出管上设有流量计,搅拌罐输入管一端连接原料输送泵的输出管,其另一端连接有两套三通管路,每一套三通管路的上端管与对应的搅拌罐连通,每一套三通管路的右端管均与搅拌罐输入管连通,每一套三通管路的左端管均与搅拌罐输出管一端连通,搅拌罐输出管另一端与供料泵的输入管连接,每一套三通管路的交汇处设有第一控制阀,以供切换至助剂原料输入状态或助剂溶液输出状态,原料输出管上连接有第一原料输入管,第一原料输入管向下延伸的一段采用柔性管,以供伸入原料桶内抽吸助剂原料,第一原料输入管与原料输出管的交汇处设有第二控制阀,以供切换助剂原料流向,原料输送泵的输出管上连接有第二原料输入管,原料输送泵通过第二原料输入管连接至原料罐,第二原料输入管与搅拌罐输入管形成原料输送泵的输出管上的两条支管,第二原料输入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搅拌罐输入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以供切换助剂原料的流向,供料泵的输出管连接有供料管,以供输送助剂溶液至指定的定型机加料缸或染色机加料缸,原料输送泵、供料泵、流量计、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分别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以供自动控制各管道内流体的流向及定量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输出管与原料输送泵的输入管的交汇处连接有第一排空支管,第一排空支管上设有第一排空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罐输出管与供料泵的输入管的交汇处连接有第二排空支管,第二排空支管上设有第二排空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空控制阀及第二排空控制阀分别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第一排空支管及第二排空支管通过排空主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输送泵的输入管处设有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输送泵采用隔膜泵。
进一步地,所述供料泵采用变频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先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先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