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7916.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1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郝胜华;冯彩英;杨晓雪;赵艳;孔姝睿;陈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6/54 | 分类号: | G02B6/54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李英姿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工程 光缆 架设 端头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包括套管一,所述套管一上通过滑套滑动安装有套管二,所述套管一上开设有与滑套相配合的轨道槽,所述套管一与滑套支架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套管一以及套管二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立杆,每个所述立杆上均转动安装有一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上共同滑动安装有一个套筒一。优点在于:避免光缆端头裸露与墙体接触,避免光缆端头弯曲与墙体之间发生卡死的现象发生,使得光缆穿墙完成得更加顺利,减少穿墙次数,提高了穿墙效率,替代了原始的手动拉动牵引杆的操作,使得牵引更加便捷,大大降低了牵引需要的人工劳动强度,还可满足不同厚度墙体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光缆牵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光缆是当前最有前景的通信传输媒体,它正广泛地用于电信、电力、广播等各部门的信号传输上,将逐步成为未来通信网络的主体,通常情况下,通信光缆会埋设在地表以下,降低破损概率,但是部分光缆的安装受条件影响,需要贯穿墙体,对于厚度较薄的墙体,只需拉动光缆一端贯穿即可,二对于较厚的墙体,通过手动拉动贯穿光缆较为困难,因此需要配备牵引装置方可完成。
现有的牵引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只是对光缆端部进行夹持,然后将装置上的牵引杆插入墙体并贯穿墙体,然后从另一端拉动牵引杆完成光缆穿墙操作,该操作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夹持的光缆裸露在外,墙体内的结构复杂,光缆端头易在墙体中间卡死,需要多次来回抽插牵引杆方可完成,且效率低;2、需要人工手动拉动牵引杆,人工劳动强度大;3、牵引杆的长度有限,若遇到更厚的墙体,需要在牵引杆上连接拉绳,方可完成穿墙操作,操作较为繁琐,使用范围有限。
因此可采用一种新型的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包括套管一,所述套管一上通过滑套滑动安装有套管二,所述套管一上开设有与滑套相配合的轨道槽,所述套管一与滑套支架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套管一以及套管二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立杆,每个所述立杆上均转动安装有一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上共同滑动安装有一个套筒一,所述套筒一与套管一之间安装有回复机构,所述套筒一上固定安装有一个套筒二,所述套筒二上贯穿滑动安装有一个螺杆以及一个滑杆,所述套筒二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与套筒二之间均安装有滑动机构,其中一个所述夹板与滑杆之间为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夹板与螺杆之间为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抵块,所述螺杆与套筒二之间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套管二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线辊,两个所述线辊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挡齿,两个所述线辊上均缠绕有一个拉绳,两个所述拉绳与套筒一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套管二上转动安装有两个与对应拉绳相配合的滑轮,所述套管二上安装有两个与对应挡齿相配合的防回转机构,所述套管二上安装有两个与对应挡齿相配合的带转机构。
在上述的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槽、卡杆、固定盘、弹簧四以及拉杆,所述套管一上贯穿滑动安装有两个卡杆,所述滑套上开设有多个与对应卡杆相配合的卡槽,两个所述卡杆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盘,两个所述固定盘与套管一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四,且两个固定盘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拉杆。
在上述的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中,所述滑动机构构包括滑片以及槽体,两个所述夹板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滑片,所述套筒二上开设有与两个滑片均相配合的槽体,两个所述滑片之间安装有连动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中,所述连动结构包括齿条一、齿条二以及齿轮,其中一个所述滑片上固定安装有齿条一,另一个所述滑片上固定安装有齿条二,所述槽体上转动安装有与齿条一以及齿条二均相啮合的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工学院,未经商丘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觉封帽系统及封帽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