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芯极片用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6022.X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穷;胡天文;李运生;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亚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4 | 分类号: | B62B3/04;B62B5/00;F16F15/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元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9 | 代理人: | 王荣君 |
地址: | 23132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芯极片用 转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极片用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四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顶部两侧转动安装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开设有多个容纳电极芯片的放置槽,所述底座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均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杆。本发明中,通过升降式调节机构驱动齿条竖直向下运动,进而使得两侧的第二连接杆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靠近移动,带动滑块在连杆上向下滑动,使得两侧连杆之间的夹角变大,推动放置台向外转动,便于电芯极片在放置槽内的放置,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螺杆反转,实现顶板竖直向下运动,密封块与放置槽匹配,封闭放置槽,防止灰尘进入放置槽内,污染电芯极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芯极片用转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极片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得到极大的应用推广,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体部分是电芯,电芯在结构上由正负极片和隔膜组成,在锂离子电池的量产过程中,极片是重要的半成品,其对后期成品的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质量及其安全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随着动力电池容量的提高,生产每块电池所需半成品极片的用量也相应较大,半成品极片一般在辊筒上收卷,且卷径较大,在不同工序之间,如制片至卷绕时,需要进行转运,然而,首先,由于生产车间的其他因素如空气洁净度偏低、人体静电防护不到位,对极片造成污染,影响成品电池的安全性能,其次,因为若极片在转运过程中受到碰撞损伤,便会造成大量报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芯极片用转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极片用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四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顶部两侧转动安装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开设有多个容纳电极芯片的放置槽,所述底座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均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杆,所述连杆的自由端与放置台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外侧套接有滑块,位于第一转轴两端的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贯穿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底座的齿条,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驱动齿条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顶板,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放置槽相适配的密封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两侧设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底座两侧的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一侧与放置台接触,所述底座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自由端与第一缓冲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放置槽内表壁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二弹簧,两侧所述第二弹簧的自由端军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缓冲板的内侧粘接有减震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放置槽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套接有位于两侧第二缓冲板之间的出料板,所述放置槽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与出料板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顶部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位置上转动安装有传动螺杆,所述顶板套接在传动螺杆外侧,所述底座底部固定安装有与传动螺杆对应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螺杆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顶部的另外一条对角线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贯穿顶板的支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亚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亚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