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消费券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5714.2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4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颖;黄剑;陈晓蕊;刘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3;G06F21/60;G06F21/64;G06Q20/06;G06Q20/38;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王涛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消费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消费券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可以用于金融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从消费券管理端接收的消费操作指令及所述消费券管理端的负载均衡规则确定最佳消费劵主链;将所述消费操作指令分配至所述最佳消费劵主链对应的消费劵分片链上,以使所述消费劵分片链执行所述消费操作指令;将在所述消费劵分片链上共识好的执行结果进行链上数据同步及链下数据同步。本申请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消费劵的流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可以用于金融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消费券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为稳定经济形势,如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消费券管理端往往会发放电子消费券以刺激消费。传统的电子消费劵流通模式存在如下瓶颈,导致其在实际使用中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电子消费劵兑换的限制多,门槛高。
(2)电子消费劵过于分散,无法共享累加使用,降低了消费劵的流通率及用户的消费兴趣。
(3)电子消费劵发行不透明,缺失公信力,用户无法及时核查消费劵是否依约发放,缺乏信任粘性。
(4)中心化架构下,电子消费劵运营平台异常复杂。
(5)电子消费劵资料容易被黑客攻击,安全性低。
(6)政府机构与商家企业之间的电子消费劵清算规则复杂,没有形成有效的消费劵生态系统。
目前,区块链技术作为当下触发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可以很好解决以上问题,因其可以改变常规的交易流程及记录保存方式,从而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同时区块链技术具备透明公开以及不可篡改的性质,可以对电子消费劵从发放到消费进行全流程的存证记录,保证发放消费的可追溯。目前尚无一种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消费券流通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消费券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消费劵的流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消费券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从消费券管理端接收的消费操作指令及所述消费券管理端的负载均衡规则确定最佳消费劵主链;
将所述消费操作指令分配至所述最佳消费劵主链对应的消费劵分片链上,以使所述消费劵分片链执行所述消费操作指令;
将在所述消费劵分片链上共识好的执行结果进行链上数据同步及链下数据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从消费券管理端接收的消费操作指令及所述消费券管理端的负载均衡规则确定最佳消费劵主链,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均衡规则确定各消费劵主链的权重;
根据所述权重确定最佳消费劵主链。
进一步地,所述消费劵分片链执行所述消费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设定的所述消费劵的名称、面额、类型、有效期、使用范围及使用平台执行分片链消费劵生成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消费劵分片链执行所述消费操作指令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定的所述消费劵的使用时间、使用方式、面额、活动名称、发布对象、发布形式、发布数据以及领取限制对生成好的消费劵执行分片链消费劵发布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消费劵分片链执行所述消费操作指令的步骤,还包括:
对发布好的所述消费劵依次执行分片链消费劵分享操作、领取操作、消费操作及作废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