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大型餐厨垃圾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5506.2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段先云;钟更铜;桑大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亿云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F28D7/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5 | 代理人: | 杜鹏飞 |
地址: | 510799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余热 大型 垃圾 生物降解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大型餐厨垃圾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投料模块、垃圾处理模块以及废气处理模块,所述垃圾处理模块包括降解仓以及搅拌机构;所述废气处理模块包括废气进气口、新风进气口、回气口、喷淋净化装置、余热回收装置以及排气装置,所述喷淋净化装置包括喷淋箱以及喷淋机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至少一条废气输送通道以及至少一条新风输送通道,所述废气输送通道与新风输送通道相互连接形成层叠式结构。该设备的废气在净化排放过程中,受到的风阻较小,废气排放的行程短,不仅有利于废气输送与排放,还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净化效率;另外,本发明的设备能够将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能量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饮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大型餐厨垃圾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含有有机物成分的废弃物。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有机垃圾为餐厨垃圾,餐厨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有机废弃物,主要指果皮、菜皮叶、剩饭菜、菜皮等。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在我国,大部分垃圾采用填埋处理,但是填埋的垃圾难以进行无害化处理,潜伏着极大隐患,会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且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垃圾焚烧处理,投资巨大,且会产生不易防治的“二噁英”等有害烟气,造成二次污染,很多地区和民众拒绝接受,难以推广。基于此,有机垃圾生物降解设备的研发,对餐厨垃圾进行有效降解和综合处理,实现其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微生物降解技术已经是处理餐厨垃圾较好的方式,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22286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提升机构、分选机构、压榨机构和降解除臭机构;所述除臭机构包括降解机、除臭箱、除臭喷淋塔、回引管以及歧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提升机构、分选机构、压榨机构和降解除臭机构,分别依次对餐厨垃圾进行提升、分选、压榨和降解除臭,餐厨垃圾在降解机中降解后,产生的废气经过除臭喷淋塔后进行喷淋净化,然后进入除臭箱对废气进行循环除臭,其中一部分废气再通过回引管重新引入所述降解机中,另一部分废气可以通过歧管将除臭后的空气直接排放大气,实现对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但是上述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
1、上述装置中,餐厨垃圾在降解机中产生的废气由除臭喷淋塔的中部进入,然后由除臭喷淋塔顶部排出至除臭箱中,废气喷淋的过程中,废气输送的方向与喷淋的方向相反,从而阻挡了废气的输送,造成废气发生逆流,导致废气输送的风阻较大,不利于废气的排放。
2、上述装置中的降解除臭机构,降解机、除臭喷淋塔和除臭箱之间均通过管道进行废气输送,导致废气输送行程远,能耗高,另外,管道折弯的地方较多,影响废气输送效率。
3、为了提高降解效率,餐厨垃圾分解过程中需要对降解机进行加热到一定温度,因此,排出的废气中带有余热,由于没有进行热量回收,导致热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大型餐厨垃圾生物降解处理设备,该设备的废气在净化排放过程中,受到的风阻较小,废气排放的行程短,不仅有利于废气输送与排放,还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净化效率;另外,本发明的设备能够将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能量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回收余热的大型餐厨垃圾生物降解处理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投料模块、垃圾处理模块以及废气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垃圾处理模块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降解仓以及设置在降解仓内用于垃圾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投料模块用于将餐厨垃圾投放进降解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亿云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亿云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5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