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灌装金属罐体消毒杀菌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695.6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2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钟卫;徐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利北冰洋(北京)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B65G65/32;B65G6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灌装 金属罐 消毒 杀菌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灌装金属罐体消毒杀菌处理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食品灌装金属罐体消毒杀菌处理装置,包括消毒仓、间歇回转机构、自转机构和罐体内撑架;间歇回转机构设置在消毒仓上,间歇回转机构包括间歇转动的回转筒,自转机构设置在回转筒上随其转动,自转机构包括三个自转轴,三个自转轴的轴端均对应设置有罐体内撑架,罐体内撑架包括限位圆盘和多个内撑组件;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可以在实际消毒灭菌过程中依次完成罐体投放、罐体内外消毒和罐体卸料的分工操作,可以实现金属罐体内部以及外部的全面彻底消毒,消除了传统消毒灭菌过程中存在消毒死角、消毒不彻底、无法达到真正消毒目的问题,保证了食品灌装金属罐体的卫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食品灌装金属罐体消毒杀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食品包装领域,金属罐体是非常常见的用于灌装食品用的载体,金属罐体在存放、转运等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的污染,为了保证与金属罐体直接接触的灌装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对于待灌装的金属罐体进行消毒灭菌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传统方式下,一般均采用紫外线消毒的方式对金属罐体进行消毒灭菌,在实际消毒过程中,需要对金属罐体的内外表面均进行消毒,尤其是要保证对金属罐体内表面的消毒,在传统消毒方式下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金属罐体的内外表面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因此存在消毒死角,出现消毒不彻底的情况,无法达到真正有效的消毒目的;
2)采用紫外线消毒时,常常将紫外线直接暴露进行金属罐体消毒,因此工人将长期暴露在紫外线光线的环境下,长期以往必然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灌装金属罐体消毒杀菌处理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食品灌装金属罐体消毒杀菌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灌装金属罐体消毒杀菌处理方法,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品灌装金属罐体消毒杀菌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罐体放入:将待消毒杀菌的金属罐体从投放口塞入消毒仓内,并通过位于投放口位置的罐体内撑架将该放入的罐体内撑夹紧;
S2、内外消毒:通过间歇回转机构带动内撑夹紧的金属罐体在消毒仓内间隙转动,在间歇转动过程中,通过固定消毒灯对金属罐体的外部进行消毒灭菌,并同时通过位于金属罐体内部的随动消毒灯对其内部进行消毒灭菌;
S3、罐体卸出:将通过步骤S2完成内外消毒后的金属罐体从消毒仓内卸下取出用作后续使用;
采用上述步骤S1-S3的食品灌装金属罐体消毒杀菌处理方法对食品灌装金属罐体进行消毒灭菌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食品灌装金属罐体消毒杀菌处理装置,包括消毒仓、间歇回转机构、自转机构和罐体内撑架;其中:
所述消毒仓呈圆柱壳体状,所述消毒仓的圆柱侧面位置上设置有投放口和卸料口,所述消毒仓的两个圆面内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固定消毒灯,所述投放口、所述卸料口和所述固定消毒灯在所述消毒仓圆周方向上依次分布;
所述间歇回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消毒仓上,所述间歇回转机构包括间歇转动的回转筒,所述回转筒水平旋转设置在所述消毒仓的两个圆面端之间,且所述回转筒的中心轴从所述消毒仓的圆面圆心穿过;
所述自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回转筒上随其转动,所述自转机构包括三个自转轴,三个所述自转轴均旋转设置在所述回转筒上,且所述自转轴的轴向位于所述回转筒的径向上,三个所述自转轴在所述回转筒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利北冰洋(北京)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义利北冰洋(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