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吹管期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1174.0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谢昌亚;李永康;司派友;刘双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F22D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韩嫚嫚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管 期间 提高 锅炉 给水 温度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吹管期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包括给水管道,给水管道上设置除氧器,除氧器的出口连通有给水泵,给水泵的出口连通高压加热器组,高压加热器组的出口能与锅炉进水口连通,除氧器上连接有辅汽联箱,辅汽联箱能通过冷再至辅汽联箱通道连通冷再管道或高压加热器组,高压加热器组能通过冷再至加热器通道连通冷再管道或辅汽联箱,辅汽联箱能用于加热除氧器内给水且能用于对经过高压加热器组的给水加热升温。本发明不仅使用除氧器加热给水,而且将辅汽联箱内部分辅汽引至高压加热器组,降低了除氧器温度和蓄热,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管期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机组中,汽轮机对进入其中的蒸汽具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如果有杂物进入汽轮机,会损坏旋转的叶轮,对于新建机组、锅炉和蒸汽管道涉及改造的机组,为了去除锅炉、蒸汽管道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产生的焊渣、氧化皮、铁锈等杂物,在汽轮机冲车之前,需要进行锅炉吹管,锅炉吹管就是用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的蒸汽对过热器、再热器、主汽管道、再热管道等进行吹扫。在吹管期间,锅炉需要点火投入运行,其中给水温度对锅炉运行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如下:
(1)仅对锅炉来说,在相同的蒸汽参数下,提高给水温度能够减少燃料的投入,节约燃料;
(2)提高锅炉给水温度能够减小换热的温差,提高锅炉的效率;
(3)锅炉给水温度如果太低,可能会造成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壁温超温,影响锅炉运行安全。
因此在锅炉上水前和正常运行中应尽可能的提高锅炉的给水温度。由于吹管期间,抽汽回热系统无法投入,不能通过投入高、低压加热器来提高给水温度,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启动锅炉向辅汽联箱供汽,再通过辅汽联箱向除氧器供汽从而加热给水,但是在实际吹管过程中,采用该方法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往往有许多制约因素,比如:有的机组配备的启动锅炉的容量小,辅汽的流量不足以将给水加热到较高的温度;除氧器体积大、容量大、蓄热也大,在向锅炉上水之前,需要投入除氧器加热的时间长,拖慢锅炉上水时间;要想获得较高的给水温度,需要加大辅汽供除氧器的蒸汽流量,在蒸汽流量高的情况下除氧器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影响运行安全,并且在未进行热态冲洗之前,除氧器内部水温越高,杂物会越容易冲洗出来,可能导致给水泵入口滤网堵塞,需要停炉清理,耽误吹管工作进度。针对上述问题,对于具有两台机组的火电厂,目前一般设计有邻机加热管道,采用相邻机组的冷再汽源通过邻机加热管道加热本机的某一高压加热器,但是该系统对于首台机组往往不具备投运条件;也有少数文献报道,采用邻机辅汽连接至邻机加热管道,然后加热本机某一级高加,但对于新建一期机组邻机辅汽汽源也来自同一台启动锅炉,通过邻机管道加热本机高加舍近求远,蒸汽管道长,投运时暖管时间长,也没有增加外来热源,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吹管期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管期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不仅使用除氧器加热给水,而且将辅汽联箱内部分辅汽引至高压加热器组,降低了除氧器温度和蓄热,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吹管期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的系统,包括给水管道,所述给水管道上设置除氧器,所述除氧器的出口连通有给水泵,所述给水泵的出口连通高压加热器组,所述高压加热器组的出口能与锅炉进水口连通,所述除氧器上连接有辅汽联箱,所述辅汽联箱能通过冷再至辅汽联箱通道连通冷再管道或高压加热器组,所述高压加热器组能通过冷再至加热器通道连通冷再管道或辅汽联箱,所述辅汽联箱能用于加热除氧器内给水且能用于对经过所述高压加热器组的给水加热升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