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TV与拾音外设之间回音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020.1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6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李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2 | 分类号: | H04N21/422;H04R3/02;G10L21/0216;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tv 外设 之间 回音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TV与拾音外设之间回音的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S1、当USB拾音外设插入TV端时,TV端的ALSA驱动层检测到USB插入事件,将USB插入事件抛给TV端的应用层;S2、所述ALSA驱动层将送给功放的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即时拷贝一份送给拾音外设在TV端虚拟出来的Audio ALSA节点,并通知所述USB拾音外设指明TV端已经开始送参考信号;S3、所述USB拾音外设通过USB中断,定时读取TV端发来的参考信号,并结合自身麦克风收集的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达到降噪的目的。本发明通过USB Audio拾音外设来实现智能语音电视系统的远场拾音功能,同时解决TV喇叭声音和麦克风拾取的语音指令声之间同步问题,从而解决回音消除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除TV与拾音外设之间回音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传统智能语音电视系统大都仅支持语音遥控器的近场拾音,而支持远场拾音功能的智能语音电视系统均为一体式的结构,即智能语音电视系统内部集成了拾音功能,同时,将回音消除功能也一并集成,这样,就不用考虑TV喇叭声音与麦克风拾取的语音指令声(即人声)的同步问题。若要将已完成生产或销售的传统的智能语音电视系统上实现远场拾音功能,则需要将具有拾音功能和消音功能的芯片集成在电视内,就会造成改造困难。
因此,若能专门实现一个USB Audio拾音外设,将拾音功能和回音消除功能都在拾音外设芯片中,通过USB数据线接到传统的智能语音电视,完成远场拾音功能,即可方便地实现改造。但由于拾音和回音消除功能都在拾音外设芯片中,所以需要将TV喇叭声采集出来再通过USB传给拾音外设,作为回音消除算法的一路参考信号。这里就涉及两个系统之间的同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消除TV与拾音外设之间回音的方法和系统,通过USB Audio拾音外设来实现智能语音电视系统的远场拾音功能,同时解决TV喇叭声音和麦克风拾取的语音指令声之间同步问题,从而解决回音消除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TV与拾音外设之间回音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当USB拾音外设插入TV端时,TV端的ALSA驱动层检测到USB插入事件,将USB插入事件抛给TV端的应用层;
S2、所述ALSA驱动层将送给功放的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即时拷贝一份送给拾音外设在TV端虚拟出来的Audio ALSA节点,并通知所述USB拾音外设指明TV端已经开始送参考信号;
S3、所述USB拾音外设通过USB中断,定时读取TV端发来的参考信号,并结合自身麦克风收集的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达到降噪的目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TV与拾音外设之间回音的系统,包括:
TV端,当ALSA驱动层检测到USB拾音外设插入TV端的USB插入事件时,将USB插入事件抛给TV端的应用层;所述ALSA驱动层将送给功放的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即时拷贝一份送给拾音外设在TV端虚拟出来的Audio ALSA节点,并通知所述USB拾音外设指明TV端已经开始送参考信号;
USB拾音外设,通过USB中断,定时读取TV端发来的参考信号,并结合自身麦克风收集的信号进行回音消除处理,达到降噪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专门实现一个USB Audio拾音外设,将拾音功能和回音消除功能都在拾音外设芯片中,同时解决TV喇叭声音和麦克风拾取的语音指令声之间同步问题,将TV喇叭声采集出来再通过USB传给拾音外设,作为回音消除算法的一路参考信号,从而解决回音消除问题。使用时只要将USB Audio拾音外设通过USB数据线接到传统的智能语音电视,即可完成远场拾音功能,对于TV端而言,只要其支持USB CDC协议和USB Audio Class协议即可,且均是软件上的改造,实现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舌后坠的穿线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