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等效累积损伤的高强度钢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7874.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铎;侯东勃;庞彬;张恒;张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素梅 |
地址: | 07100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等效 累积 损伤 强度 疲劳 寿命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等效累积损伤的高强度钢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①、获得高强度钢的试验数据,试验数据包括若干组一级加载不同应力下的疲劳寿命以及若干组二级加载变幅应力下的疲劳寿命;
②、利用步骤①中试验数据对修正后的Miner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参数a的值;其中,N1是高强度钢在一级加载时在应力σ1下的疲劳寿命,N2是高强度钢在一级加载时在应力σ2下的疲劳寿命,n1是高强度钢在二级加载时在应力σ1下的循环次数,n2是高强度钢在二级加载时在应力σ2下直至破坏时的循环次数;
③、将步骤②所得参数a代入修正后的Miner模型中,采用修正后的Miner模型对高强度钢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即计算n2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等效累积损伤的高强度钢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是,a的取值范围是-2.5a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非等效累积损伤的高强度钢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是,高强度钢为45钢或16Mn。
4.一种基于非等效累积损伤的高强度钢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①、获得高强度钢的试验数据,试验数据包括若干组一级加载不同应力下的疲劳寿命以及若干组二级加载变幅应力下的疲劳寿命;
②、利用步骤①中试验数据对修正后的Manson-Halford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参数a的值;其中,N1是高强度钢在一级加载时在应力σ1下的疲劳寿命,N2是高强度钢在一级加载时在应力σ2下的疲劳寿命,n1是高强度钢在二级加载时在应力σ1下的循环次数,n2是高强度钢在二级加载时在应力σ2下直至破坏时的循环次数;β是固定参数;
③、将步骤②所得参数a代入修正后的Manson-Halford模型中,采用修正后的Manson-Halford模型对高强度钢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即计算n2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非等效累积损伤的高强度钢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是,高强度钢为45钢或16M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大学,未经河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8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