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7138.7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4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泳;蔡云龙;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云白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8 | 分类号: | B23K9/18;B23K9/235;B23K9/32;B23P15/00;B21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多层 不锈钢 复合板 焊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层316L不锈钢材料和一层碳钢通过热轧工艺连接在一起,再经过控扎、控冷技术轧制成层状的单个复合板;(2)、将步骤(1)中制作好的若干个单个复合板组队,相邻两个单个复合板之间的间隙为0~1mm,相邻两个复合板之间形成Y形坡口;(3)、对步骤(2)中组队好的相邻两个单个复合板从背面进行定位焊,定位焊长度在0~100mm,间隔在0~500mm;(4)、板材定位焊接完成之后,采用埋弧焊的方式从正面焊接Y形坡口;(5)、正面焊接完毕之后,背面处进行清根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工序少、耗材少且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钢材作为管道材料使用时,管道外部通常为海洋性腐蚀气候或者酸性土壤环境,内部为腐蚀性气体或者液体,内外对于材料抗腐蚀性能要求都较强。一般材料很难满足此类要求。适合此类环境的材料既要保证内、外层材料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又要确保中间基层材料的高强、高韧性特点。多层不锈钢复合管道可以完美贴合此类环境的使用要求。
但是多层不锈钢复合管道材因为既要保证内、外层材料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又要确保中间基层材料的高强、高韧性特点。所以其焊接方法、工艺、包括坡口设计和加工都将是大大有别于其他管道焊接的。需要考虑焊接过程的诸多方面,且要协调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焊接参数匹配,焊材匹配,焊丝、焊剂匹配,坡口设计和焊接方法及工艺匹配等等,本发明人的目的正是提出一种能够高效生产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的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序少、耗材少且效率高的高效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层316L不锈钢材料和一层碳钢通过热轧工艺连接在一起,再经过控扎、控冷技术轧制成层状的单个复合板;
(2)、将步骤(1)中制作好的若干个单个复合板组队,相邻两个单个复合板之间的间隙为0~1mm,相邻两个复合板之间形成Y形坡口;
(3)、对步骤(2)中组队好的相邻两个单个复合板从背面进行定位焊,定位焊长度在0~100mm,间隔在0~500mm;
(4)、板材定位焊接完成之后,采用埋弧焊的方式从正面焊接Y形坡口,焊接形成的焊缝高度不低于复合板的高度,焊接次数不低于一次;
(5)、正面焊接完毕之后,背面处进行清根处理,待板材完全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背面的材料焊接,焊接次数不低于一次。
优选的,所述碳钢为Q235、Q345、X52、X60、X65、X70碳素结构钢或者压力容器钢。
优选的,所述Y形坡口的正面的坡口深度视板厚决定,背面的坡口钝边为4~6mm,坡口夹角为50-90°。
优选的,所述步骤(4)和步骤(5)中正面焊接和背面焊接时层间温度小于100℃。
优选的,定位焊、正面焊接以及背面焊接时使用的焊丝型号均为ER309MoL 焊丝。
优选的,焊接过程中整个焊缝区及附近区域均采用焊剂保护。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不仅适用范围广,焊接速度快,还避免了Cr、Ni、Mo耐蚀金属元素由于高温冶金作用出现稀释的问题,确保了上、下双表面316L不锈钢层的优良耐腐蚀特性和中间碳钢层的高强、高韧性特性,使焊缝具有良好的焊接质量和综合力学性能。较最新的现有技术,本方案实现工序更少,耗材更少,工序更加简单,效率更高。在焊接相同的板材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将生产速度提升3-5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云白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云白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