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栓拧紧轴和螺栓自动拧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7069.X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张继东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拧紧 自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螺栓拧紧轴,包括传动轴(1)和位于所述传动轴(1)下部带动所述传动轴(1)旋转的拧紧电机(2),所述传动轴(1)外套置有护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的上部通过第一连接销(4)连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上部通过第二连接销(6)连有套筒(7),所述第一连接销(4)与第二连接销(6)垂直,所述套筒(7)内镶嵌有环形磁铁(8),所述环形磁铁(8)内部镶嵌有铜套(9),所述铜套(9)内镶嵌有检测螺栓(10)是否安装到所述螺栓拧紧轴(11)上的第一工件检测开关(12),所述连接块(5)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工件检测开关(12)配合的引脚插座,所述引脚插座包含至少连有电源正极线、电源负极线和信号线的内接电线(14),所述内接电线(14)内的电源正极线、电源负极线和信号线与固定在所述传动轴(1)上的碳刷(15)一一接通,所述护套(3)上固定有环形导电极(16),所述碳刷(15)在所述环形导电极(16)上滑动并传递电源及信号,所述环形导电极(16)连有至少包含电源正极线、电源负极线和信号线的外接电线(17),所述传动轴(1)中空,其内部装有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上部顶在所述连接块(5)的下方,所述弹簧(18)的下部顶在所述拧紧电机(2)的旋转轴上,所述套筒(7)的顶部开口为需拧紧螺栓(10)边数的最小公倍数,且所述套筒(7)顶部开口的顶角均匀分布,所述传动轴(1)位于所述护套(3)内的上部与所述护套(3)之间垫有平面轴承(19),所述碳刷(15)在所述环形导电极(16)上滑动范围的长度大于所述传动轴(1)在所述护套(3)内的压缩长度,所述传动轴(1)在所述护套(3)内的压缩长度大于被拧紧的螺栓(10)的长度,所述环形磁铁(8)、铜套(9)均通过第三螺栓(20)固定安装,所述第三螺栓(20)均匀分布,拧紧深入均匀使所述套筒(7)的旋转惯量在其中心轴上,所述传动轴(1)在位于所述护套(3)内的上部周圈分布有至少3个滚珠(21)。
2.一种螺栓自动拧紧装置,包括固定的基座(2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2)上安装有可以沿所述基座(22)前后滑动的驱动滑台(23),所述驱动滑台(23)的中部安装有拧紧盖物锁扣加固螺栓的中部拧紧机构(24),所述驱动滑台(23)位于所述中部拧紧机构(24)的两侧设有拧紧铰链安装螺栓的铰链拧紧机构(25),所述铰链拧紧机构(25)上还设有铰链定位机构(26),所述中部拧紧机构(24)和铰链拧紧机构(25)上均设有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螺栓拧紧轴(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螺栓自动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载工位和上件工位,在所述卸载工位上设有卸载夹具(27),所述卸载夹具(27)上设有声光报警器(28),所述声光报警器(28)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螺栓自动拧紧装置拧紧的螺栓(10)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所述上件工位上设有拧紧机控制器,所述拧紧机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滑台(23)、中部拧紧机构(24)、铰链拧紧机构(25)和铰链定位机构(26)电连,所述拧紧机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螺栓自动拧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2)包括底板(29),所述底板(29)为横竖交叉焊接的矩形框架,所述底板(29)下部安装有若干个地脚(30),所述底板(29)上安装有平行的滑轨(31)和齿条(32),所述驱动滑台(23)通过所述滑轨(31)和齿条(32)滑动,所述底板(29)前部安装有锁止所述驱动滑台(23)的滑台锁(33)及对所述驱动滑台(23)进行限位的第一止动块(34),所述驱动滑台(23)包括滑板(35),所述滑板(35)为横竖交叉焊接的矩形框架,所述滑板(35)的下部安装有若干个分别与所述滑轨(31)匹配的滑块(36),且所述滑板(35)的两侧安装有承接电缆的坦克链(37),所述滑板(35)的上部安装有中部拧紧机构(24)和铰链拧紧机构(25),所述滑板(35)的后部安装有与所述齿条(32)匹配的驱动齿轮(38),所述驱动齿轮(38)由减速电机(39)进行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0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安全帽佩戴情况的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车载抽屉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