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矿山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158.0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仁;吕真真;蓝贤瑾;侯红乾;冀建华;刘秀梅;王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C09K17/42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矿山 土壤污染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矿山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矿山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降低矿山土壤中的重金属,而且还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同时实现了废物的回收利用,降低成本,而且修复矿山土壤的方法中,采用改良剂、动物修复和植物修复之间的协同作用,显著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而且修复矿山土壤的方法简单、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矿山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稀土矿储量占世界的80%左右,素有“稀土王国”之称,整体分布呈现“北轻南重”。江西富含典型的离子型稀土矿,储量占全国的2/3,所以是稀土矿输出大省。一直以来由于开采工艺技术的限制、无序开采和管理的混乱,江西稀土矿山的土壤植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江西的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工艺都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土壤结构破坏,导致土壤酸化、重金属污染、土壤贫瘠和浸矿剂残留等问题。池浸和堆浸都会破坏植被和矿山表层土壤,导致大量浸矿剂残留,对土壤结构的破坏作用巨大。而原地浸矿虽然无需破坏土壤表层和植被,但大量浸矿剂的注入和浸矿井的开挖,仍然造成了土壤结构的破坏。矿山生态环境恶化愈来愈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所以矿山土壤修复矿区复绿亟需研究解决。
目前,针对土壤中稀土污染的修复,按原理大致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几种类型。而微生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修复方法,特点是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但微生物生存生长受到环境影响大,在应用过程中受到限制。其中,微生物修复这种方法研究的最多,一般是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富集、驯化污染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或人工接种具有降解能力的高效微生物,以研究土壤微生物受土壤污染的影响变化,及土壤的污染物含量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矿山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采用改良剂、动物修复和植物修复之间的协同作用,显著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而且修复矿山土壤的方法简单、实用,同时实现了废物的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矿山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磷酸钙,硝酸钾,硝酸钙,石灰石,煤粉灰,硼砂加入水中,混合均匀、配成溶液,得到混合溶液;
(2)将水稻秸秆,桃树叶,毛豆苗干,牛粪,草木灰,壳聚糖置于混合搅拌机内混合搅拌,得混合物,然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混合均匀、静置、烘干,得到半成品,将腐殖土和半成品混合均匀,得到组合物;
(3)将组合物均匀地撒到矿山土壤的表面,使组合物和矿山表层土壤混合均匀,在土壤中放入梅氏扁豆虫,然后种植马蔺,将水喷洒到土壤的表面,并使土壤的含水率为20-30%。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过磷酸钙,硝酸钾,硝酸钙,石灰石,煤粉灰,硼砂的质量份数分别为28~40份,28~40份,28~40份,28~40份,28~40份,1~4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水稻秸秆,桃树叶,毛豆苗干,牛粪,草木灰,壳聚糖的质量份数分别为26~40份,28~35份,16~25份,8~16份,6~14份,2~12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腐殖土的质量份数为90~125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良剂、动物修复和植物修复之间的协同作用,显著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同时实现了废物的回收利用,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1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