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加工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123.7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在龙;崔贤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PCLabs |
主分类号: | D06B7/08 | 分类号: | D06B7/08;D06B1/02;D06B3/10;D06B3/18;D06B15/02;D06M13/21;D06M11/38;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加工 织造 织物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高吸收性非织造织物的连续加工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及其系统,纤维素非织造织物可以连续加工而无需进行额外的熟化操作,从而可以制造高吸收性非织造织物。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0年4月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20-0040988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援引整体上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高吸收性非织造织物的连续加工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最近,对美容领域的兴趣日益增加,尤其是对面部皮肤护理的兴趣日益增加。一种用于面部皮肤护理的方法是应用各种类型的美容或功能性面膜。
传统的面膜在精华成分吸收在由非织造织物形成的面膜片中的状态下附着到使用者的面部。然而,由棉质材料制成的面膜片的局限性在于,精华成分的吸收度不高。
作为增加面膜片的精华成分吸收度的一种方法,可以考虑通过化学处理纤维素非织造织物而制造羧甲基纤维素(CMC)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图1是示出制造常规CMC非织造织物的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执行将纤维素非织造织物浸渍在碱性溶液中的操作S10、将经浸渍的纤维素非织造织物轧液(pick up)并熟化的一次熟化操作S11、将纤维素非织造织物浸渍在羧甲基化溶液中的操作S20以及将纤维素非织造织物轧液并熟化的二次熟化操作S21等。然后,进行中和操作S30和洗涤操作S40以制造CMC非织造织物。然而,由于将纤维素非织造织物浸渍在碱性溶液中的操作S10、将纤维素非织造织物浸渍在羧甲基化溶液中的操作S20、中和操作S30和洗涤操作S40各自以间歇式方式进行,因此局限性在于不能对其应用连续过程。特别地,存在的问题在于,为了保持产品均匀性,应在执行将纤维素非织造织物浸渍在碱性溶液中的操作S10和将纤维素非织造织物浸渍在羧甲基化溶液中的操作S20之后执行熟化操作S11和S21。这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工艺效率和产品均匀性低。
因此,非常需要一种涉及新型制造方法或系统的技术,该方法或系统能够解决在制造CMC非织造织物的传统工艺中出现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公开No.2016-015314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以连续方式制造羧甲基纤维素(CMC)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加工非织造织物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续加工非织造织物的方法,所述方法依次包括:对纤维素非织造织物进行碱处理的丝光化操作(S100);对所述纤维素非织造织物进行羧烷基化处理的溶胀操作(S200);中和所述纤维素非织造织物的中和操作(S300);和洗涤经历了所述中和操作的纤维素非织造织物的洗涤操作(S400),其中,在所述溶胀操作(S200)中,连续进行(a)使用喷嘴将羧烷基化溶液喷洒在所述纤维素非织造织物上的操作(S210)和(b)将所述纤维素非织造织物浸渍在所述羧烷基化溶液中的操作(S220)。
所述丝光化操作(S100)可以在18至25℃下进行20至60秒,并且所述溶胀操作(S200)可以在50至80℃下进行3至10分钟。
所述丝光化操作(S100)可以通过将所述纤维素非织造织物浸渍在碱性溶液中的操作(S120)进行。另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进行所述丝光化操作(S100)之后以100%至600%的轧液率进行轧液的轧液操作(S130)。
所述丝光化操作(S100)还可以包括在进行将所述纤维素非织造织物浸渍在所述碱性溶液中的操作(S120)之前使用所述喷嘴将所述碱性溶液喷洒在所述纤维素非织造织物上的操作(S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PCLabs,未经株式会社PCLabs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1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