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955.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森敦弘;登尾佳史;由井学;岛崎宜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4B1/22 | 分类号: | D04B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成海 |
地址: | 日本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物 编织 方法 | ||
1.一种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使用具备在前后相向的第一针床(FB)和第二针床(BB)的横编机,由添纱编织来编织具有n×m的罗纹组织的筒状编织物,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了做成将第一线圈列(11)以在其编织宽度内包括空针在内的状态卡定在上述第一针床(FB)上、将第二线圈列(12)以在其编织宽度内包括空针在内的状态卡定在上述第二针床(BB)上的状态的工序A之后,反复进行如下的工序B和工序C,
工序B:将上述第一线圈列(11)的多个线圈向上述第一针床(FB)和上述第二针床(BB)分配,编织具有在上述第一线圈列(11)的线圈纵行方向相连的n×m的罗纹组织的新的第一线圈列(11),将上述新的第一线圈列(11)的线圈排列返回到分配前的状态,
工序C:将上述第二线圈列(12)的多个线圈向上述第一针床(FB)和上述第二针床(BB)分配,编织具有在上述第二线圈列(12)的线圈纵行方向相连的n×m的罗纹组织的新的第二线圈列(12),将上述新的第二线圈列(12)的线圈排列返回到分配前的状态,
在上述工序A中,将上述第一线圈列(11)中的一部分线圈间隔堵塞来配置上述第一线圈列(11),并且将上述第二线圈列(12)中的一部分线圈间隔堵塞来配置上述第二线圈列(12),
在上述工序B中,在构成上述第一线圈列(11)的多个线圈的分配时,使第一距离成为1.5针以下,
在上述工序C中,在构成上述第二线圈列(12)的多个线圈的分配时,使第二距离成为1.5针以下,
上述第一距离是由跨过上述第一针床(FB)和上述第二针床(BB)之间的第一跨线(1)相连的两个线圈(3、4)的编织宽度方向的距离,
上述第二距离是由跨过上述第一针床(FB)和上述第二针床(BB)之间的第二跨线(2)相连的两个线圈(5、6)的编织宽度方向的距离,
n×m的罗纹组织是指在编织宽度方向连续的n个表面线圈和在编织宽度方向连续的m个里面线圈交替地并列的编织组织,n及m分别是1以上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A中,
使上述第一线圈列(11)的卡定宽度比第一卡定宽度窄p针量,
使上述第二线圈列(12)的卡定宽度比第二卡定宽度窄q针量,
上述第一卡定宽度是使上述第一线圈列(11)的各线圈卡定在隔开一针的编织针上时的卡定宽度,
上述第二卡定宽度是使上述第二线圈列(12)的各线圈卡定在隔开一针的编织针上时的卡定宽度,
上述p的数与在上述工序B中形成的上述第一跨线(1)的数相同,
上述q的数与在上述工序C中形成的上述第二跨线(2)的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工序A中,使上述第一线圈列(11)的线圈排列和上述第二线圈列(12)的线圈排列成为点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n及上述m都是2以上,上述第一距离及上述第二距离是1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n及上述m都是2以上,上述第一距离及上述第二距离是1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9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