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880.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7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582;H01R13/639;H01R13/62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林华;万欣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确保高屏蔽性同时与连接对象设备的位置配合容易的耐久性高的连接器模块。具备连接器外壳和内插至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连接器具有接触件、保持器、导电性的筒状壳、壳体以及导电性的屏蔽外壳,屏蔽外壳包括具有弹性部的第一部件和有底筒状的第二部件,在第一部件形成有能够与第二部件接触的弹性片,在连接器外壳通过紧固部件而与主体外壳固定时,连接器中,弹性片弹性变形,从而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间隙减小,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至连接对象设备的连接器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电连接至相机模块等连接对象设备的连接器模块(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9-6774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9-67740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器模块具备固定于连接对象设备的主体外壳的连接器外壳和容纳于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在文献中,端子模块)。连接器具有接触件(在文献中,中心导体)、将接触件内插且支撑的绝缘性的保持器(在文献中,绝缘体保持器)、覆盖保持器的外侧的导电性的筒状壳(在文献中,导电性壳)以及卡合于筒状壳而隔绝外部的电磁波的导电性的屏蔽外壳。在屏蔽外壳,突出形成有卡合于筒状壳的外周部位的多个弹性部,通过该弹性部而良好地维持筒状壳与屏蔽外壳的接触,实现高屏蔽性。
在日本特开2007-127206号公报中,公开了电连接至具有电路基板的连接对象设备的连接器模块。日本特开2007-127206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器模块具备固定于连接对象设备的外壳的密封装置和固定于密封装置的连接器。密封装置具有粘接固定于外壳的外周环状部件和粘接固定于连接器的外周部的内侧环状部件以及固接于这些外周环状部件和内侧环状部件的可挠性薄膜体。记载为,可挠性薄膜体将连接器与外壳的间隙封住,从而能够吸收外壳与连接器的移位。
在日本特开2014-137913号公报中,公开了电连接至具有同轴插头的连接对象设备的连接器模块(在文献中,浮动连接器)。日本特开2014-137913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器模块具备固定于外壳的筒状外部壳和经由密封部件相对于筒状外部壳移动自由地装配的筒状可动壳。记载为,筒状可动壳相对于筒状外部壳移动自由,从而即使存在同轴插头的插入位置偏移,也能够进行嵌合连接。
发明内容
日本特开2019-67740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器模块具有卡合于筒状壳而隔绝外部的电磁波的导电性的屏蔽外壳,因而能够确保高屏蔽性,但在吸收连接对象设备与连接器的移位上存在改善的余地。日本特开2007-127206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器模块能够通过可挠性薄膜体而吸收连接对象设备与连接器的移位,但可挠性薄膜体在强度方面存在问题。日本特开2014-137913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器模块能够将筒状可动壳相对于筒状外部壳移动自由地构成而吸收连接对象设备与连接器的移位,但由于振动等而有筒状可动壳反复地抵接于筒状外部壳的风险,在耐久性上存在问题。而且,日本特开2014-137913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器模块不能保持筒状可动壳与筒状外部壳的距离一定,难以得到阻抗匹配,存在对高频传播特性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于是,期望确保高屏蔽性同时与连接对象设备的位置配合容易的耐久性高的连接器模块。
鉴于上述的连接器模块作为一个形态是电连接至连接对象设备的连接器模块,具备通过紧固部件而相对于前述连接对象设备的主体外壳固定的连接器外壳、和内插至前述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前述连接器具有导电性的接触件、将前述接触件内插并支撑的绝缘性的保持器、覆盖前述保持器的外侧的导电性的筒状壳、将前述筒状壳内插并支撑的绝缘性的壳体、以及卡合于前述筒状壳而隔绝外部的电磁波的导电性的屏蔽外壳,前述屏蔽外壳包括具有与从前述壳体突出的前述筒状壳的外周部位接触的弹性部的第一部件、和与前述第一部件接触的有底筒状的第二部件,在前述第一部件形成有能够与前述第二部件接触的弹性片,在前述连接器外壳通过前述紧固部件而与前述主体外壳固定时,前述连接器中,前述弹性片弹性变形,从而前述第一部件与前述第二部件的间隙减小,前述第一部件与前述第二部件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电株式会社,未经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