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电缆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826.8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苏向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12;G01N21/952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杨晓虹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电缆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电缆监测系统,包括图像视频模块、定位模块、电弧监测模块、信号校准模块和处理器、数据库以及监测终端,电弧监测模块接收定位模块输入的位置信息,以位置信息为标记,以电弧信息为数据包内容,将电弧数据包发送至处理器,同时运用运放器AR3比较视频信号和视频数据参考信号,运用补偿信号实现对数据信号的补偿作用,同时信号校准模块运用运放器AR6比较电弧信号和电弧数据参考信号,筛选异常电弧信号电位并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补偿后的视频信号和检测后的电弧信号,以位置信息为标记,以视频信号和电弧信号为内容发送至远程监测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电缆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中,大量的电缆被部署在轨道沿线,这些电缆承担了动力传输和通信的功能,目前电缆状态的监测完全依靠维护人员进行人为监测,查看电缆是否有破损等,以地铁交通电缆为例,被部署在轨道沿线的电缆很多是在潮湿的地下环境内,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电缆线路均敷设于电缆沟内,故障发生后故障点并不能被人员有效监测,而轨道交通电缆又极易受到老化、侵蚀、故障电弧等问题,因此一旦轨道交通电缆发生故障,不能及时被监测,严重影响了轨道交通的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能够对轨道交通电缆实时监测,同时能够对电缆的故障电弧进行监测,并且能够直接定位故障电缆位置。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图像视频模块、定位模块、电弧监测模块、信号校准模块和处理器、数据库以及监测终端,监测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S1:首先在轨道交通电缆沟内每隔100米设置一个视频采集器,并且在每个视频采集器处设置一个定位器,同时每隔50米设置一个电弧监测器;
S2:图像视频采集模块通过设置的视频采集器实时采集轨道交通电缆图像视频信息;
定位模块通过设置的定位器实时定位每一个视频采集器位置;
电弧监测模块通过设置的电弧监测器实时采集轨道交通电缆电弧信息;
S3:图像视频采集模块接收定位模块输入的位置信息,以位置信息为标记,以图像视频信息为数据包内容,将视频数据包发送至处理器;
S4:电弧监测模块接收定位模块输入的位置信息,以位置信息为标记,以电弧信息为数据包内容,将电弧数据包发送至处理器;
S5:信号校准模块接收处理器信息对视频信号补偿,同时对电弧信号检测,并将补偿后的视频信号和电弧检测结果发送至处理器;
S6:处理器将电弧信息和图像视频信号一起发送至远程监测终端。
进一步地,步骤S5中的处理器将接收的视频数据包数模转换为模拟信号,也即是为视频信号,发送至信号校准模块,同时处理器将电弧数据包中的电弧电压信号,也即是电弧信号发送至信号校准模块,并且调用数据库中相应的视频数据参考信号和电弧数据参考信号发送至信号校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校准模块运用运放器AR3比较视频信号和视频数据参考信号,当视频信号电位较低时,运放器AR3输出高电位,触发可控硅Q1导通,同时补偿信号经可控硅Q1输入运放器AR4内,运放器AR4对视频信号和补偿信号做加法调节后发送至处理器;
同时信号校准模块运用运放器AR6比较电弧信号和电弧数据参考信号,当电弧信号异常时,运放器AR6输出高电位,触发可控硅Q2导通,电弧信号经可控硅Q2输入处理器,反之可控硅不导通;
处理器接收补偿后的视频信号和检测后的电弧信号,以位置信息为标记,以视频信号和电弧信号为内容发送至远程监测终端。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为了能够随时定位故障信息,电弧监测模块接收定位模块输入的位置信息,以位置信息为标记,以电弧信息为数据包内容,将电弧数据包发送至处理器,同时运用运放器AR3比较视频信号和视频数据参考信号,运用补偿信号实现对数据信号的补偿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