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582.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棠;李琳;郭海滨;林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H02S50/00;G01R31/5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04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其中,控制器通过获取第一DC/DC转换器的第一工作参数以及第一逆变器的第二工作参数,其中,第一工作参数为可以用于表征第一DC/DC转换器的得电状态的相关参数,而第二工作参数为可以用于表征第一逆变器的得电状态的相关参数;接着,当控制器判断光伏系统中,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且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时,可以确定此时光伏系统中的第一DC/DC转换器与第一逆变器之间的接线存在接错线情况。控制器利用第一工作参数和第二工作参数即可实现接线错误检测,检测准确度高,实现简单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系统包括输出直流电的直流电单元和实现交直流转换的逆变器,确保直流电单元与逆变器之间的接线准确是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直流电单元与逆变器两者之间的接线错误,因此,亟需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光伏系统的DC/DC转换器与逆变器之间的接线错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光伏系统包括控制器、至少一个第一DC/DC转换器、至少一个第一逆变器,至少一个第一DC/DC转换器的母线电压输入至少一个第一逆变器,其中,控制器,用于获取光伏系统中,至少一个第一DC/DC转换器的第一工作参数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逆变器的第二工作参数;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且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时,则确定第一DC/DC转换器与第一逆变器之间的接线存在接错线情况。其中,第一DC/DC转换器可以为输出正母线电压的DC/DC转换器或输出负母线电压的DC/DC转换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伏系统,控制器通过获取第一DC/DC转换器的第一工作参数以及第一逆变器的第二工作参数,其中,第一工作参数为可以用于表征第一DC/DC转换器的得电状态的相关参数,而第二工作参数为可以用于表征第一逆变器的得电状态的相关参数;接着,当控制器判断光伏系统中,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且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时,可以确定此时光伏系统中的第一DC/DC转换器与第一逆变器之间的接线存在接错线情况。可见,控制器利用第一工作参数和第二工作参数即可实现接线错误检测,检测准确度高,实现简单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光伏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DC/DC转换器和至少一个第二逆变器,至少一个第二DC/DC转换器的母线电压输入至少一个第二逆变器,第一DC/DC转换器和第二DC/DC转换器的母线电压的电压类型相反,且第一DC/DC转换器和第二DC/DC转换器共用零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伏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DC/DC转换器和第二逆变器,其中,第一DC/DC转换器和第二DC/DC转换器的母线电压的电压类型相反,且第一DC/DC转换器和第二DC/DC转换器共用零线。具体地,当第一DC/DC转换器输出的母线电压为正电压时,第二DC/DC转换器的母线电压为负电压;而第一DC/DC转换器输出的母线电压为负电压时,第二DC/DC转换器的母线电压为正电压。本实施例中,光伏系统中,通过第一DC/DC转换器和第二DC/DC转换器共用零线,只要保证两者的输入功率基本一致,可以在功率传输时,使得零线上基本不流经电流,而且两者的母线压差为原直流母线电压的两倍,传输电流基本减半。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获取光伏系统中,至少一个第二DC/DC转换器的第三工作参数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逆变器的第四工作参数;在至少一个第三工作参数为第一预设参数,且至少一个第四工作参数为第二预设参数时,则确定第二DC/DC转换器与第二逆变器之间的接线存在接错线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