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翻译技术的机器翻译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562.6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7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40/5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隆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45006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翻译 技术 机器翻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融合翻译技术的机器翻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机盖(2)和防护机构(3),所述机箱(1)顶部旋转安装有机盖(2),且机箱(1)和机盖(2)内部安装有翻译系统,所述机箱(1)外侧安装有防护机构(3),所述机箱(1)底部安装有气泵(4);
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回型箱体(8)、转管(10)、锥形齿(11)和气囊(14),所述回型箱体(8)安装在机箱(1)外侧,所述回型箱体(8)内部安装有若干个轴座(9),每个所述轴座(9)内部贯穿安装有中空的转管(10),所述转管(10)端部均安装有锥形齿(11),且相邻锥形齿(11)相互啮合,所述相邻锥形齿(11)一端套装有套座(12),且套座(12)外侧导通连接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外侧中部对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气孔(16),所述连接管(13)一端导通开设有第二气孔(17),且第二气孔(17)位于套座(12)内,每个所述连接管(13)外侧均缠绕有两个气囊(14),且两个气囊(14)外端贯穿回型箱体(8)顶壁和底壁安装有挡块(15),所述气囊(14)分别与第一气孔(16)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翻译技术的机器翻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译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显示模块,安装于机盖(2)内侧,用于最终翻译结果的显示输出;
翻译载入模块,通过机箱(1)上配备的鼠标和键盘用于用户选择翻译领域,载入对应的领域的机器翻译模型,并且输入待译句子;
待译句子模块,读取输入待译句子进行分析;
搜索网络模块,将翻译载入模块输入的待译句子经过待译句子模块分析归纳后,根据检索的内容进行匹配,生成针对本句原文的搜索网络;
翻译结果生成模块,根据由搜索网络模块的搜索结果的最优路径,生成翻译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融合翻译技术的机器翻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2)外侧开设有三个安装槽(6),且中间安装槽(6)内侧固定安装有双向电机(7),所述机箱(1)顶部对称设置有安装块(5),所述双向电机(7)两端输出端分别贯穿机盖(2)与安装块(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融合翻译技术的机器翻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4)和连接管(13)的外端导通连接,所述套座(12)和转管(10)通过密封轴承(18)连接,且套座(12)与回型箱体(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融合翻译技术的机器翻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部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且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端与PLC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输出端与气泵(4)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融合翻译技术的机器翻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9)和转管(10)的个数为4个,每个转管(10)分别与机箱(1)以及机盖(2)的外侧壁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融合翻译技术的机器翻译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锥形齿(11)外侧开设有内六角孔,所述回型箱体(8)外侧开设有回收孔,且回收孔与内六角孔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融合翻译技术的机器翻译装置的翻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翻译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双向电机(7)工作,进而带动机盖(2)在机箱(1)上旋转,通过显示模块展示系统界面,通过机箱(1)上配备的鼠标和键盘用于用户选择翻译领域,然后将待译句子输入,此时通过待译句子模块对待译句子进行读取分析,分析后的待译句子经过搜索网络模块进行检索匹配,生成针对本句原文的搜索网络,然后通过翻译结果生成模块,生成翻译结果在显示模块上展示;
步骤二:当机箱(1)和机盖(2)闭合使用时,此时在对装置整体进行携带时,一旦出现装置坠落时,此时加速度传感器感知始终变化,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泵(4)工作,此时气泵(4)通过连接管(13)往套座(12)内充气,经过第二气孔(17)进入转管(10)内部,此时经过第一气孔(16)进入气囊(14)内,此时位于回型箱体(8)外侧的气囊(14)开始膨胀,带动气囊(14)从转管(10)上舒展,直至气囊(14)完全位于机箱(1)和机盖(2)外侧处于膨胀状态,对装置整体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技学院,未经郑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5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