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编码粒子群-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出水氨氮软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522.1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1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乔俊飞;陈中林;杨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06;G06N3/0442;G06N3/048;G06N3/08;G06F1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编码 粒子 短期 记忆 神经网络 出水 氨氮软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混合编码粒子群-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出水氨氮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软测量模型的输入变量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采集污水处理厂水质参数数据,选择水质参数数据中的好氧末段溶解氧浓度DO、好氧末端总固体悬浮物浓度TSS、出水酸碱度pH、出水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出水硝态氮浓度作为输入变量,出水氨氮浓度作为输出变量;并将输入和输出变量按以下公式归一化至[-1,1]之间:
其中x是归一化后的数据,O表示水质参数的原始数据;max(O)和min(O)分别是该项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将归一化后的数据划分为输入数据u(k)=[u1(k),u2(k),u3(k),u4(k),u5(k)]和输出数据y(k);其中,u1(k)、u2(k)、u3(k)、u4(k)和u5(k)分别是好氧末段溶解氧浓度DO、好氧末端总固体悬浮物浓度TSS、出水酸碱度pH、出水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出水硝态氮浓度归一化后的值,y(k)是出水氨氮浓度归一化后的值,k=1,2,3,...,L,L是样本数据的总数;
步骤2:确定混合编码粒子群-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结构
混合编码粒子群-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共分为三层: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根据步骤1,输入层为好氧末段溶解氧浓度DO、好氧末端总固体悬浮物浓度TSS、出水酸碱度pH、出水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出水硝态氮浓度隐含层为长短期记忆单元,输出层为出水氨氮浓度;因此,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共5个,输出变量1个,确定混合编码粒子群-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结构为5-N-1,其中N为正整数,其表示隐含层的长短期记忆单元的个数;将神经网络的实际输出表示为混合编码粒子群-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计算过程是:
其中,是网络的输出权值矩阵,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在[-1,1]之间进行随机初始化;是神经网络隐含层的输出向量,其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h(k)=tanh(c(k))⊙o(k) (3)
其中,tanh(·)是双曲正切函数,⊙代表向量点乘运算,是神经网络输出门,是神经网络内部状态,分别由以下的公式(4)和(5)得到:
o(k)=Uou(k)+Roh(k-1)+bo (4)
c(k)=f(k)⊙c(k-1)+i(k)⊙tan(Ucu(k)+Rch(k-1)+bc) (5)
其中,和分别是神经网络输出门的输入权值矩阵、递归权值矩阵和偏置向量,其均在[-1,1]之间进行随机初始化;RcN×N和分别是神经网络内部状态的输入权值矩阵、递归权值矩阵和偏置向量,其均在[-1,1]之间进行随机初始化;和分别是神经网络的输入门和遗忘门,分别由以下的公式(6)和(7)计算得到:
i(k)=Uiu(k)+Rih(k-1)+bi (6)
f(k)=Ufu(k)+Rfh(k-1)+bf (7)
其中,RiN×N和分别是神经网络输入门的输入权值矩阵、递归权值矩阵和偏置向量,其均在[-1,1]之间进行随机初始化;和分别是神经网络遗忘门的输入权值矩阵、递归权值矩阵和偏置向量,其均在[-1,1]之间进行随机初始化;
步骤3:训练神经网络
步骤3.1:将神经网络的输入权值Ui、Uf、Uo和Uc,递归权值Ri、Rf、Ro、Rc,输出权值Wout和偏置bi、bf、bo、bc通过计算机的随机函数初始化在[-1,1]之间;初始化网络大小N=12;初始化训练次数t=1,最大训练次数为tmax=1000;初始化网络训练期望性能为Te,Te=0.1;
步骤3.2:对粒子进行编码;将粒子的位置按如下公式进行编码:
其中,aj是第j个粒子的位置,j=1,2,...,S,S是种群大小,S=60;是一个长度为N的二值行向量,ξ=1,2,3,...,N;Hξj代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结构,其中Hξj=0表示第ξ个长短期记忆单元不存在,Hξj=1表示第ξ个长短期记忆单元存在;是一个长度为N(4(5+N+1)+1)的实数行向量,Wjξ={Ujξ,Rjξ,bjξ,Wjout·ξ}是第ξ个长短期记忆单元的所有参数,其中,Ujξ={Uij,Ufj,Uoj,Ucj}ξ包含了第ξ个长短期记忆单元输入门、遗忘门、输出门和内部状态的输入权值;Rjξ={Rij,Rfj,Roj,Rcj}ξ包含了第ξ个长短期记忆单元输入门、遗忘门、输出门和内部状态的递归权值;bjξ={bij,bfj,boj,bcj}ξ包含了第ξ个长短期记忆单元输入门、遗忘门、输出门和内部状态的偏置;
同时,将粒子的速度表示为:
vj=[vj,1,vj,2,...,vj,d,...,vj,D] (9)
其中,vj代表第j个粒子的速度向量,vj,d是第j个粒子在维度d上的速度分量,d=1,2,...,D,D是粒子的总维度,且D=N(4(5+N+1)+2);
步骤3.3:根据神经网络的期望输出y(k)和实际输出按如下公式(10)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函数值φ(aj(t)):
其中L代表神经网络输入的训练样本数;
步骤3.4:获取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和全局最优位置;
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为:
φ(pj(t-1))是粒子上次个体最优位置的适应度值,φ(aj(t))是第j个粒子在t时刻的适应度值;
粒子的全局最优位置为:
其中,表示适应度函数最小值所对应的个体最优位置;
步骤3.5:对每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更新:
粒子的速度更新为:
vj,d(t+1)=ωvj,d(t)+c1r1(pj,d(t)-aj,d(t))+c2r2(gd(t)-aj,d(t)) (13)
其中,ω是粒子群的惯性权重,ω=0.8;c1和c2是加速因子,c1=c2=1.5;r1和r2分别是局部最优位置系数和全局最优位置系数,其均服从[0,1]之间的均匀分布;pj,d(t)表示第j个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pj(t)在维度d上的分量,gd(t)表示全局最优位置g(t)在维度d上的分量,aj,d(t)表示第j个粒子的位置aj(t)在维度d上的分量;
位置的更新分为两部分,二值编码部分Hj的更新为:
其中,1≤d≤N,r3是转化概率,其服从(0,1)之间的均匀分布,C(vj,d(t+1))是概率转换函数,其表示为:
其中,θ是灵敏系数,用于控制C(vj,d(t+1))的宽度,θ=1.5;
实数编码部分Pj的更新为:
其中,N<d≤D,是局部吸引子,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4是局部最优位置和全局最优位置之间的平衡系数,其服从[0,1]之间的均匀分布;
公式(16)中的η是中度随机搜索算子,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5和r6服从[0,1]之间的均匀分布,r7服从[-1,1]之间的均匀分布;
公式(16)中的βj是收敛控制因子,计算公式为:
其中,ε是缩放因子,ε=6.5;G(t)是种群多样性,Fj(t)是变化率;G(t)和Fj(t)的计算如下:
其中,Min(φ(aj(t)))是第t次训练中所有粒子适应度值的最小值,Max(φ(aj(t)))是第t次训练中所有粒子适应度值的最大值,φ(g(t))是第t次训练中的全局最优适应度值;
步骤3.6:输入训练样本数据重复步骤3.3到步骤3.5,每训练完一次t自加1(t=t+1);当粒子的全局最优位置对应的第t次训练中的全局最优适应度值φ(g(t))满足小于网络训练期望性能Te=0.1或者达到最大训练次数t=tmax=1000时停止训练;
步骤3.7:训练结束后,将神经网络的输出值通过公式(22)反归一化为出水氨氮训练输出值:
其中,max(O)和min(O)在步骤1中已经描述;
步骤4:测试神经网络;
将测试样本数据按公式(1)归一化后作为训练后的混合编码粒子群-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输入,将混合编码粒子群-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输出按公式(22)反归一化后即为出水氨氮的测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5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镜头
- 下一篇:一种基坑增深补强支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