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水渍滴落造成锈迹产生而卡机的铣床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3223.6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鲍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溧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9/00 | 分类号: | B23C9/00;B23Q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何静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水渍 滴落 造成 锈迹 产生 铣床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避免水渍滴落造成锈迹产生而卡机的铣床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卡槽,卡槽处贯穿有活动柱、支撑杆,所述活动柱的侧壁底端贯穿有弹力圈,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底端贯穿并弹性连接有弹力垫,弹力垫的顶侧壁处滑动连接有螺旋环。由于在弹力圈的顶端按压至平行状态时,弹力圈的侧壁会向下旋转扭动,弹力圈的最底端伸出的勾子会在螺旋环的侧壁处勾住,使得螺旋环的侧壁被勾动,使得螺旋环的外端被拉至翘起,会戳到后端的卡槽处,可将支撑杆的底端向上戳动,可在来回循环的过程中,来将活动柱、支撑杆外侧壁处所黏住的污水进行刮除,避免污水停留过久而生出锈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水渍滴落造成锈迹产生而卡机的铣床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一些高装备智能制造的机械零件配件时,可借助铣床来对零件的侧壁进行铣削、钻削和镗孔加工等,铣床的针头在向下戳动时,由于缝隙接口处在按压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将水流从边缘处向内延伸,从而导致水渍蔓延至针管处,在向下按压的同时,水渍清除不干净,就会使得针管侧壁处有铁锈生成,再经过长时间的堆积后,就会造成污染,不仅腐蚀针头,还会加重机械侧壁之间的摩擦,增加了对零件侧壁处的磨损。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水渍滴落造成锈迹产生而卡机的铣床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卡槽,卡槽处贯穿有活动柱、支撑杆,所述活动柱的侧壁底端贯穿有弹力圈,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底端贯穿并弹性连接有弹力垫,弹力垫的顶侧壁处滑动连接有螺旋环,螺旋环的外端延伸至支撑板后端的卡槽处弹性连接于支撑杆的底端,所述活动柱、支撑杆的顶端侧壁处转动连接有主体,主体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条,主体的顶端侧壁处滚动连接有垫板,垫板的侧壁之间贯穿并弹性连接有弹力簧,垫板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动筒,活动筒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连接管,活动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罩,活动罩远离活动筒的侧壁处贯穿连接有折叠管。
优选的,所述卡槽处贯穿有弹力圈,弹力圈的顶端受力向下按压时,其侧壁又受到了卡槽处的限制,弹力圈的侧壁会缩小内圈范围而向下戳动。
优选的,所述弹力圈的底端侧壁处环绕连接于螺旋环的外侧壁处,弹力圈的侧壁向下按压后,可直接推动螺旋环的侧壁旋转。
优选的,所述活动罩靠近活动筒的一端滑动连接于连接管的两端,连接管的两端向周边延伸后,可直接带动活动罩的侧壁向两端拉长。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活动罩内部的一端折叠管的内侧壁处,连接管的侧壁向折叠管的侧壁处收缩后,可将内部气体挤压推动至折叠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罩的底侧壁处滑动连接于活动条的顶侧壁处,活动罩的侧壁在未收缩时可卡在活动条的侧壁处,当该装置处于运动状态时,就会使活动罩的侧壁收缩而远离活动条的侧壁处。
优选的,所述活动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于连接管的侧壁处,活动筒的侧壁受到垫板的敲动后,活动筒的侧壁可微微向内收缩,从而可对连接管的侧壁处进行收缩挤压。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水渍滴落造成锈迹产生而卡机的铣床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避免水渍滴落造成锈迹产生而卡机的铣床辅助装置,由于弹力圈自身带有一定的弹力,而在卡槽处所设置的限制范围保持不变,因此在弹力圈的顶端按压至平行状态时,弹力圈的侧壁会向下旋转扭动,弹力圈的最底端伸出的勾子会在螺旋环的侧壁处勾住,使得螺旋环的侧壁被勾动,使得螺旋环的外端被拉至翘起,会戳到后端的卡槽处,可将支撑杆的底端向上戳动,可在来回循环的过程中,来将活动柱、支撑杆外侧壁处所黏住的污水进行刮除,避免污水停留过久而生出锈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溧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溧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