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有隐藏式防盗机构的旅行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2967.6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吕恒秀;尹春洁;程剑;贾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黄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13/10;A45C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李玉宾 |
地址: | 26642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隐藏 防盗 机构 旅行 | ||
一种设有隐藏式防盗机构的旅行箱,涉及旅游防盗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以及设于箱体上的防盗机构,所述的箱体包括第一壳体、铰接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顶端的把手、以及设于第一壳体底端的万向轮,所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自由端通过电插锁锁定,所述的防盗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的自由端边缘处的第一隐藏式防盗机构、设于壳体壁的第二隐藏式防盗机构、以及设于把手上的第三隐藏式防盗机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有隐藏式防盗机构的旅行箱,目的是使盗贼难以通过静态条件下的手段打开旅行箱实施盗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旅游防盗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隐藏式防盗机构的旅行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出门旅行的需要,然而路途中,人流复杂,很难保证旅行箱不被盗。现有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些防盗箱的技术,这些防盗箱多通过卫星定位、生物识别的方式发现被盗信息,并进一步向旅行箱的主人发送报警信号,以此来达到防盗效果。
然而,很多时候,旅行箱并非是被整体盗走的,因为那样目标大,行走不便,非常容易被发现。更多的时候,盗贼更喜欢在静态条件下,打开旅行箱,将旅行箱内的贵重物品取走。现有的专利技术,无法在不过度移动旅行箱或者不触碰生物识别装置的情况下发出警报,而且熟悉旅行箱结构的盗贼可以用打开密码锁或破坏箱体的方式实施盗窃,从而使旅行者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有隐藏式防盗机构的旅行箱,目的是使盗贼难以通过静态条件下的手段打开旅行箱实施盗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有隐藏式防盗机构的旅行箱,包括箱体、以及设于箱体上的防盗机构,所述的箱体包括第一壳体、铰接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顶端的把手、以及设于第一壳体底端的万向轮,所述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自由端通过电插锁锁定,所述的防盗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的自由端边缘处的第一隐藏式防盗机构、设于壳体壁的第二隐藏式防盗机构、以及设于把手上的第三隐藏式防盗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隐藏式防盗机构包括伪装密码轮、丝杠、微动开关、以及报警器,所述的伪装密码轮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的圆环状结构的外壁表面设有伪装密码数字,圆环状结构的内壁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一壳体的自由端边缘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的伪装密码轮安装于贯通孔内,且伪装密码轮的轴线沿竖直设置,沿伪装密码轮的轴向,在贯通孔上下端所在的第一壳体的壳体壁内还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的丝杠螺接于伪装密码轮内,并向第一滑孔内延伸,且上下方的第一滑孔内分别设有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与丝杠的端部相对,位于上方的第一滑孔的内侧壁还开设有条形贯通滑槽,所述的丝杠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条形贯通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壳体内的底部还设有控制盒,所述的控制盒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的电插锁通过锁具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的微动开关还电连接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设于第一壳体的底部外表面,所述的蓄电池与微动开关电连接,旋转伪装密码轮,丝杠的端部触碰微动开关,报警器报警。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隐藏式防盗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壳体壁内的若干第二滑孔、设于壳体壁内表面的拉压力传感器、与拉压力传感器顶端固定连接的传力板、设于第二滑孔内的弹簧、设于第二滑孔两端且贯通壳体壁内表面的通孔,所述的弹簧的上端通过穿过上方的通孔的连接绳与传力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弹簧的下端通过穿过下方的通孔的连接绳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固定板与壳体壁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弹簧在连接绳的拉力下拉伸,所述的控制盒内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拉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过导线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报警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当控制器接收到的拉力值信号发生突然变化时,控制器指示报警器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黄海学院,未经青岛黄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