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片铆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2903.6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43/14;B21D45/00;B21D4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片 铆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片铆接设备,包括机体以及安装于机体的第一进料装置、第二进料装置、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旋转输送装置、铆压装置和下料装置,旋转输送装置包括转动盘以及安装于转动盘的多个定位治具,第一进料装置、第二进料装置、铆压装置和下料装置沿转动盘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转动盘的外周,第一上料装置设置于第一进料装置和转动盘之间,第二上料装置设置于第二进料装置和转动盘之间。本发明的弹片铆接设备可实现产充电器外壳PIN脚和弹片铆扣连接,铆接效果可控,可切换不同的端子铆接,设备体积小,可随线进行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片铆接设备。
背景技术
3C产品是近几年来伴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而新兴起的,主要是指计算机类(computer)、通信类(communication)、消费类(consumer)电子产品,在这一行业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升级换代频繁,几乎每个月都要推出大量新产品,这也就成为产品设计的热点领域。
在3C电子行业中,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电子产品来说,与外界电源连接的充电器是比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
在充电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组成充电器的壳体、金属片等零部件进行组装,组装过程中,端子与金属弹片之间的铆接则是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现有生产过程中,端子铆接弹片通常采用单机人工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1、人工铆压弹片效率低,同时铆压效果不稳定;2、人工放置弹片操作难度大、强度高;3、产弹片易划伤操作者等,安全性低;4、人工操作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片铆接设备,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弹片铆接设备,包括机体以及安装于机体的第一进料装置、第二进料装置、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旋转输送装置、铆压装置和下料装置, 旋转输送装置包括转动盘以及安装于转动盘的多个定位治具,第一进料装置、第二进料装置、铆压装置和下料装置沿转动盘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于转动盘的外周,第一上料装置设置于第一进料装置和转动盘之间,第二上料装置设置于第二进料装置和转动盘之间;
第一进料装置配置为输入充电器外壳;
第一上料装置配置为将充电器外壳输送至转动盘上的定位治具内;
第二进料装置配置为输入弹片;
第二上料装置配置为将弹片输送至转动盘并放置于充电器外壳内,形成待加工产品;
铆压装置配置为将待加工产品内的弹片与充电器外壳进行铆接,得到产品;
下料装置配置为将铆接完成后的产品输出。
由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弹片铆接设备,该铆接设备的工作原理为:第一进料装置输入充电器外壳,第一上料装置将输入的充电器外壳输送至转动盘上的定位治具内;第二进料装置输入弹片,第二上料装置将输入的弹片夹取并输送至转动盘,且放置于充电器外壳内形成待加工产品,待加工产品在转动盘的作用下被输送至铆压装置的工作区域,铆压装置运行将待加工产品的弹片与充电器外壳内的PIN脚(即端子)进行铆接,下料装置将铆接完成后的产品输出。本发明的弹片铆接设备可实现产充电器外壳PIN脚和弹片铆扣连接,铆接效果可控,可切换不同的端子铆接,设备体积小,可随线进行生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料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第一输送通道,第一输送通道设置于输送带上且与充电器外壳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