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用户负荷细粒度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1379.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崔昊杨;蔡杰;陈磊;赵琰;朱武;江友华;秦伦明;邵洁;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用户 负荷 细粒度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电力用户负荷细粒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利用高频采样设备实时获取各类负荷的稳态电压、电流数据;
步骤2:在获取到各类负荷稳态电压、电流数据之后,利用Fryze功率理论将高频采样电流分解为有功、无功电流,并对高频采样电压与无功电流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二维V-I轨迹图像;
步骤3:得到二维V-I轨迹图像后,通过RGB颜色编码技术对二维V-I轨迹进行处理,在R、G、B三通道中分别融合有功电流、瞬时功率及其变化信息,得到彩色V-I轨迹图像;
步骤4:构建卷积神经网络,调整彩色V-I轨迹图像分辨率,将其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对彩色V-I轨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实现对负荷的识别;
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Fryze功率理论进行电流分解的方法具体为:
if(t)=i(t)-ia(t)
其中,Pa为一个稳态周期内的有功功率;vrms为负荷电压的有效值;Ts为一个稳态周期;v(t)为在t时刻负荷稳态高频采样电压数据;i(t)为在t时刻负荷原始总电流数据;ia(t)为在t时刻电流分解后得到的有功电流数据;if(t)为在t时刻分解后得到的无功电流数据;
所述步骤2中利用标准化电压与无功电流构建二维V-I轨迹的方法具体为:
其中,v(k)和if(k)为采集到的原始电压和无功电流数据;Δik为经标准化后的无功电流数据;Δvk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电压数据;
所述步骤3中通过颜色编码技术对二维V-I轨迹进行处理,将有功电流、瞬时功率及其变化信息分别融入R、G、B三通道中,具体方法为:
步骤3-1:在二维V-I轨迹中,将相邻两个采样点用直线段进行连接,直接对直线段进行颜色编码;
步骤3-2:对各条直线段,在R通道上融合有功电流幅值信息,以相邻两采样点有功电流均值为两点间直线段着色,R通道深度的取值范围为(0,1)之间,故需对平均有功电流进行标准化处理;
所述的标准化处理方法为:
其中,j为采样点序号;Rj为第j条直线段的R通道深度值;ia为有功电流数据;
步骤3-3:对各条直线段,在G通道上融合V-I轨迹运动信息,将V-I轨迹相邻两采样点间直线段的斜率引入G通道,利用反正切函数将直线段斜率映射至(0,1)区间内,具体方法为:
其中,Kj为第j条直线段的斜率;Gj为第j条直线段的G通道深度值;v为高频稳态电压数据;if为无功电流数据;
步骤3-4:对各条直线段,在B通道上融合瞬时功率幅值信息,对相邻两采样点的瞬时功率平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其作为B通道的深度值,通过B通道深度值的变化范围判断各个设备的功率等级,公式如下:
M=max{p1,p2,…,pm}
其中,Bj为第j条直线段的B通道深度值;M为所有设备的采样点中瞬时功率最大值;m为设备总个数;p1,p2,…,pm为单个设备采样点的瞬时功率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用户负荷细粒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频采样设备对负荷电压、电流的采样频率大于或等于20K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用户负荷细粒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高频采样设备采集负荷的稳态电压时,在单个电器的开关事件前后,电压波形基本保持不变,其电流波形通过计算开关事件前后总线的稳态电流差值来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3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