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数据驼网的岛域网接入方法及运营信息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0676.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彭云峰;翟雪迎;郭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851;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曾克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数据 岛域网 接入 方法 运营 信息 模型 | ||
1.一种车载容迟驼网的流量填谷接入方法,基于车载容迟驼网,车载容迟驼网包括驼网业务平面、驼网控制平面和驼网数据平面,所述的驼网控制平面由驼网控制系统、数据驿站控制器和车托控制器构成,所述的驼网数据平面包括数据驿站和数据平面车驼构成,调度车托和车托控制器构成车托系统,该方法包括,在驼网数据平面的通信网络侧依次实施上行驼网容迟流量填谷传送和下行驼网容迟流量填谷传送;
所述的上行驼网流量填谷传送,包括如下步骤:
S11,通过驼网数据源客户端向驼网业务平台发起提交驼网源数据并将数据缓存在客户本地网联存储介质,所述网联存储介质是数据源客户端的移动存储设备或客户自有固定计算存储设备;
S12,驼网业务平台收到驼网数据源客户端所提交的请求后,通过驼网控制平面的北向接口,把业务请求信息传递到驼网控制系统,所述驼网控制系统运行调度决策算法确定源数据驿站和目的数据驿站、调度车驼,并把选定的源数据驿站及相关请求信息经由电信网控制平面的北向接口提交到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管理控制系统;
S13,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管理控制系统基于本地通信网络业务流量类型感知、业务流量态势感知、通信资源时空可用性信息,在不改变常规业务流量传送体系的前提下,把容迟驼网数据流量作为低优先级数据流调度,在网络负载低谷时执行数据传送,把驼网数据源客户端存储介质上的驼网容迟数据经通信网络传送到选定源数据驿站的存储介质上,等待调度车驼来装载;
所述下行驼网流量填谷传送,包括如下步骤:
S21,在调度车驼把所承载的容迟驼网数据送达目的数据驿站后,车驼控制器通过驼网控制平面的西向接口向驼网控制系统发送卸载数据请求,同时通过驼网控制平面的驼-站控制接口发起数据卸载过程,进而通过驼网数据平面的驼-站数据接口把数据卸载到目的数据驿站的存储介质上;
S22,目的数据驿站接收到驼网数据后,数据驿站控制器通过驼网控制平面的东向接口上报驼网控制系统,进而经由电信网控制平面的北向接口提交到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管理控制系统;
S23,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管理控制系统基于本地通信网络业务流量类型感知、业务流量态势感知、通信资源时空可用性信息,在不改变常规业务流量传送体系的前提下,把目的数据驿站存储介质上的容迟驼网数据流量作为低优先级数据流,在网络负载低谷时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到驼网目客户端的存储介质上。
2.一种车载容迟驼网的业务信息模型,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容迟驼网的流量填谷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重层叠松耦合嫁接模式把驼网控制平面松耦合到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管理控制系统;
所述的双重层叠松耦合嫁接模式包括:在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管理控制系统的电信网控制平面上的北向接口之上嫁接驼网控制平面;在驼网控制平面提供的北向接口之上二次嫁接驼网业务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6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