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抗原子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0124.2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刚;张燕;武晓;郭晨雨;姜岗岚;齐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L83/04;C08G73/10;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抗原 聚酰亚胺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抗原子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为式I所示本征抗原子氧PI聚合物与式II所示的TSP-POSS按照比例复合而成的树脂溶液及由该树脂溶液制备的复合薄膜;
式I
式II
TSP-POSS在TSP-POSS/PI复合薄膜总量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m%,其中:m=5;
所述本征抗原子氧PI聚合物为一种含磷型PI薄膜,其由4,4'-[六氟亚异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与2,5-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二苯基氧膦合成;
所述复合薄膜按照下述步骤制备而得:
第一步:将2,5-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二苯基氧膦溶于非质子强极性溶剂中,搅拌后形成均相溶液,加入4,4'-[六氟亚异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在温度在15-25℃下反应0.5-1小时,得到聚酰胺酸溶液;
第二步:将上述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甲苯、异喹啉,加热到180-200℃,反应20-25小时后得到可溶性PI溶液;
第三步:将上述可溶性PI溶液沉淀到无水乙醇中得到PI树脂,将该树脂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可溶性PI树脂;
第四步:按重量百分比1-25%的PI树脂溶解于非质子强极性溶剂制得PI溶液;
第五步:将重量百分比1-60%的TSP-POSS溶解于非质子强极性溶剂中制得TSP-POSS溶液;
第六步:将第四步制得的PI溶液与第五步中制得的TSP-POSS溶液按1:1混合配置成复合树脂溶液;
第七步:将配得的复合树脂溶液均匀涂覆于干净的玻璃板上,置于100级洁净程序控温干燥箱中,逐渐升温固化,自然冷却至室温;将玻璃板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剥离得到PI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抗原子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PI树脂按重量百分比10-20%溶解于非质子强极性溶剂中制得PI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抗原子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TSP-POSS按重量百分比20-30%溶解于非质子强极性溶剂中制得TSP-POSS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抗原子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质子强极性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按其任意两种或三种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抗原子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中,PI溶液与TSP-POSS溶液的混合方法为机械搅拌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抗原子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步中逐渐升温固化,复合树脂溶液按照如下程序升温固化:在50℃环境下0.5h;在80℃环境下3h;在120℃环境下1h;在150℃环境下1h;在180℃环境下1h;在250℃环境下1h;在300℃环境下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1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动车组制动闸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流动型水泥助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