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产品检测分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9842.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曾风平;徐思通;李文科;欧文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磐锋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吕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产品 检测 分拣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产品检测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拣服务器,所述分拣服务器通信连接有库存分析模块、质量检测模块、分拣控制模块、人工干预模块以及数据库;
所述质量检测模块用于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分析,质量检测模块的具体检测分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同一生产批次的产品依次进行检测,通过对获取的产品的平整数据以及刮痕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产品的质量系数ZL;
步骤S2:将产品的质量系数与质量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质量系数小于质量系数阈值,则判定产品质量满足要求,将对应产品标记为优质产品,并将优质产品输送至待定仓;
若质量系数大于等于质量系数阈值,则判定产品质量不满足要求,将对应产品标记为劣质产品,将劣质产品输送至回收仓,回收仓的产品数量加一;
步骤S3:回收仓接收一个劣质产品时,回收仓的计时器进行倒计时,倒计时时长为T1时间,T1为预设值;若在倒计时时间内回收仓接收到劣质产品,计时器重置进行重新倒计时,倒计时时长为T1时间;若在倒计时时间内回收仓没有接收到劣质产品,倒计时关闭,计时器在下一次劣质产品进入回收仓时继续开启;
步骤S4:若出现计时器连续三次重置,质量检测模块向分拣服务器发送深度检测信号,分拣服务器接收到深度检测信号后将深度检测信号发送至人工干预模块,人工干预模块接收到深度检测信号后利用人工对待定仓内的所有优质产品进行深度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产品检测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质量系数ZL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对产品各个表面的平面度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产品的平均平面度并标记为PM;
步骤S12:对产品各个表面的刮痕数量进行求和得到产品的刮痕条数并标记为GH;
步骤S13:将产品的平均平面度PM与刮痕条数GH进行去量化处理取其数值,利用公式得到产品的质量系数ZL,其中α1与α2均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常数,e的取值为2.718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产品检测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干预模块用于分配合适的质检员对产品进行深度检测,人工干预模块的分配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P1:获取车间内距离待定仓直线距离L1米以内的空闲质检员并标记为初选员工,L1为预设距离值;
步骤P2:获取初选员工的基本信息,初选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初选员工的姓名、入职时间以及历史质检出错率;
步骤P3:获取初选员工与待定仓之间的直线距离并将直线距离标记为JL,单位为米,将系统时间与初选员工的入职时间进行差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标记为RS,单位为月,将初选员工的历史质检出错率标记为CC;
步骤P4:通过公式得到初选员工的分配值,其中β1与β2均为比例系数,将分配值最大的初选员工标记为分配员工;
步骤P5:将分配员工的基本信息发送至分拣服务器,分拣服务器向分配员工的通信设备发送深度检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产品检测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检测的过程为分配员工将待定仓内的优质产品全部通过质量检测模块重新进行检测,分配员工对检测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若深度检测过程中出现计时器连续三次重置,则将同批次所有产品输送至回收仓进行回收返工;若深度检测完成后没有出现计时器连续三次重置,分拣控制模块对深度检测后待定仓内的优质产品进行分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磐锋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磐锋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8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