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8545.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4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董陇军;王剑;张义涵;唐正;陈永超;陶晴;邓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0 | 分类号: | G01V1/2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姚瑶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安装 回收 装置 系统 及其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和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外固定器、内固定器以及传感器固定器;外固定器的底部外围设有连接螺栓,用于与导波杆连接;内固定器嵌入外固定器内;内固定器中间开孔,用于放置传感器以及传感器固定器,传感器固定器设置在传感器的一端,传感器的数据线穿过传感器固定器的通孔,传感器的另一端与内固定器的底部贴合;传感器固定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内固定器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传感器固定器上背离传感器的一端设有辅助件,辅助件用于供回收传感器时作为施力支点将传感器固定器从内固定器中旋出。利用所述装置能够实现传感器的快速、便捷的安装以及回收,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的安装与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矿山逐渐往深部开采,深部的高地应力、高温、高渗透压及强烈开采扰动现象逐步显现,导致各种灾害日益增多,如岩爆和冲击地压灾害带来的安全生产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建立微震监测系统可以掌握监测区域内三维地应力场的一般分布规律。根据微震事件参数的时空演化规律,应用至相应的高应力预防与调控方法,可以减少了深部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提高效益和稳定增产。
而微震监测系统所获取的事件参数是由微震传感器所得,每个微震传感器都需要稳固于预先打好的钻孔中,以用于监测一定范围的微震事件,这个过程往往是不可逆的。当监测区域需要更换时,则需要重新购置新的微震传感器,而一套微震监测系统所用微震传感器至少四个,进而造成成本的骤升。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快速、简便安装和回收传感器的装置是极有必要的,尤其是应用于矿山领域的微震传感器的安装和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和使用方法,所述装置能够实现传感器的快速、便捷的安装,尤其是还可以实现传感器的回收。对于矿山领域的微震传感器而言,所述装置可以极大的节省成本。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包括:外固定器、内固定器以及传感器固定器,所述内固定器嵌入所述外固定器内;所述内固定器中间开孔,用于放置传感器以及传感器固定器,所述传感器固定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的一端,所述传感器的数据线穿过所述传感器固定器的通孔,所述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固定器的底部贴合;所述外固定器的底部外围设有连接螺栓,用于与导波杆连接;
其中,所述传感器固定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内固定器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传感器固定器上背离传感器的一端设有辅助件,所述辅助件用于供回收传感器时作为施力支点将所述传感器固定器从所述内固定器中旋出。
本发明所述装置中利用外固定器以及内固定器对传感器进行了双重保护,尤其是外固定器起到了防冲击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内固定器的外壁上设有阻装件且所述外壁上对应所述阻装件的位置开设凿口,所述阻装件与所述内固定器的连接端为旋转轴,所述阻装件与所述内固定器之间设有弹簧。
可选地,所述外固定器的内壁上对应所述阻装件的位置设有与所述阻装件外形相匹配的开口。
基于上述结构,阻装件可以绕旋转轴在一定的范围内旋转,使得将内固定器安装到外固定器的过程,安装更加顺畅以及便捷;同时,利用外固定器内壁上的开口使得内固定器稳定地嵌入到外固定器中。
可选地,所述阻装件的个数大于或等于6。其中,根据装置的尺寸以及实际需求可以对阻装件的个数进行适应性调整。
可选地,所述外固定器的底部内侧设有波形弹簧和预紧结构,所述预紧结构与所述内固定器的底部贴合。
可选地,所述辅助件为六角螺母。其中,利用六角螺母作为辅助件时,回收传感器时,可以使用内六角管与六角螺母配合旋转,进而将传感器固定器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