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冷却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962.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6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O·普施曼;S·埃切利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科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9/04;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雷明;吴鹏 |
地址: | 德国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冷却 单元 | ||
1.一种便携式冷却单元(1),用于在维持期望的冷却温度的状态下运输温度敏感的货物,所述便携式冷却单元(1)包括:
-多级级联制冷系统,其适于在所述便携式冷却单元(1)的运输期间运行,并适于冷却至且维持在比环境温度低70K以上的温度,
-悬挂系统,其适于并布置成用作所述多级级联制冷系统的弹性支承和/或所述多级级联制冷系统的部件的弹性支承,
-运动界定系统,其适于并布置成限制所述多级级联制冷系统的运动和/或所述多级级联制冷系统的部件的运动,
-冲击保护系统,其适于并布置成缓冲在所述多级级联制冷系统和所述便携式冷却单元(1)的其它部分之间的碰撞和/或在所述多级级联制冷系统的部件之间的碰撞,
-润滑系统,其有利于针对偏离所述便携式冷却单元(1)的水平定向至少10°且优选超过20°的倾斜度来润滑所述多级级联制冷系统的部件,以及
-监控系统,其适于在所述便携式冷却单元(1)发生故障时产生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冷却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冷却单元的重量为50kg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冷却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冷却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手柄(2),以用于提高所述便携式冷却单元(1)的操纵。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冷却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级联制冷系统实现为两级级联制冷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冷却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级联制冷系统的高温制冷循环包括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在所述高温制冷循环的冷凝器的43℃的环境温度以及所述高温制冷循环的蒸发器的-25℃的中间冷却器温度下具有60W的冷却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便携式冷却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级联制冷系统的低温制冷循环包括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在所述低温制冷循环的冷凝器的-25℃的中间冷却器温度以及所述低温制冷循环的蒸发器的-80℃的期望冷却温度下具有30W的冷却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冷却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级联制冷系统的高温制冷循环以丙烷作为制冷剂,并且所述两级级联制冷系统的低温制冷循环以乙烷作为制冷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冷却单元(1),其特征在于,每个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均具有马达压缩单元(3),所述马达压缩单元通过多个弹簧(11)弹性地悬挂在相应的压缩机壳体(9)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冷却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压缩单元(3)具有多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间隔器元件(4),所述间隔器元件(4)布置在所述马达压缩单元(3)的表面上并且从所述表面朝向所述压缩机壳体(9)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便携式冷却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具有润滑剂容器(5),所述润滑剂容器连接到所述马达压缩单元(3)的曲轴,使得所述润滑剂容器(5)至少部分地突出到所述压缩机的润滑剂池(1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科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思科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9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硬盘及数据处理方法
- 下一篇:减轻电阻焊接中的焊接开裂的高温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