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910.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廖林生;王桂珍;段然;鄢凯;闫小刚;曹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20;H04W1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分配 方法 基站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第一前传接口,所述第一前传接口用于实现分布式单元DU和射频单元RU之间的通信,所述第一前传接口的前传带宽资源支持被N个通信制式动态共享,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共享频谱与所述N个通信制式的各通信制式的载波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N个对应关系;
按照所述N个对应关系和所述共享频谱的第一共享配置模式,分配所述第一前传接口的前传带宽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享配置模式为默认共享配置模式,所述默认共享配置模式为:将所述共享频谱分配给所述N个通信制式的第一通信制式,所述第一通信制式支持的最大频谱带宽大于所述N个通信制式的其他通信制式支持的最大频谱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传接口包括第一子前传接口和第二子前传接口,所述第一子前传接口用于实现所述DU与中间单元之间的通信,所述第二子前传接口用于实现所述中间单元与所述RU之间的通信;
其中,所述中间单元为前传网关FHGW或远端汇聚单元HU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所述第一前传接口的前传带宽资源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N个对应关系中的每个载波分配Q个逻辑通道标识;
为所述N个对应关系中的每个载波分配Q个收发端点集,所述Q个收发端点集与所述Q个逻辑通道标识对应,每个所述收发端点集包括一个发送端点和一个接收端点;
所述按照所述N个对应关系和所述共享频谱的第一共享配置模式,分配所述第一前传接口的前传带宽资源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N个对应关系和所述共享频谱的第一共享配置模式,激活G个载波;
按照所述G个载波对应的第一信息,分配所述第一前传接口的前传带宽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逻辑通道标识和所述收发端点集;Q的取值与载波所属的通信制式的射频通道数相等,G为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DU和所述RU之间存在FHGW的情况下,所述按照所述G个载波对应的第一信息,分配所述第一前传接口的前传带宽资源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N个对应关系中的每个载波分配Q个下层物理层收发端点集,所述Q个收发端点集与所述Q个逻辑通道标识对应,每个所述下层物理层收发端点集包括一个下层物理层发送端点和一个下层物理层接收端点;
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下层物理层收发端点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N个对应关系和所述共享频谱的第一共享配置模式,分配所述第一前传接口的前传带宽资源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共享频谱的共享配置模式从所述第一共享配置模式切换至第二共享配置模式的情况下,检测与G个载波相比,H个载波中是否存在目标载波,得到检测结果,所述G个载波为基于所述第一共享配置模式激活的载波,所述H个载波为基于所述第二共享配置模式激活的载波,G和H均为正整数;
按照所述检测结果,重新分配所述第一前传接口的前传带宽资源;
其中,所述目标载波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频谱带宽减少的第一载波、去激活的第二载波、频谱带宽增加的第三载波、新激活的第四载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9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