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009.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2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腾;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必艾传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27;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15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内圈 内径 检测 设备 | ||
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包括上料装置、检测装置、收料装置和控制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台,上料台上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上料口,上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推料气缸,检测装置设置在上料装置的一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自动转盘机,第一自动转盘机位于上料口的一侧,第一自动转盘机的一侧设置有内径检测机构,内径检测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排料口和出料口,排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排料气缸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排料气缸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设置在机架上。本发明可自动化检测内圈,无需人工操作,效率大幅提高,适合连续性作业,检测精度高,提高轴承加工生产的产能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轴承内圈尺寸的检测技术,具体而言是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应用自动化设备来代替人工,在自动化设备中轴承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标准件;不同的地方应用不同的轴承,同一种轴承在不同的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轴承内圈内径时,往往易造成内圈划伤,检测效率低下,检测时间久,连续性作业效果差,人工检测效率低,从而造成不良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所述的这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轴承内圈内径检测效率很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包括上料装置、检测装置、收料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台,上料台上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上料口,上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推料气缸,
所述的检测装置设置在上料装置的一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自动转盘机,第一自动转盘机位于上料口的一侧,第一自动转盘机的一侧设置有内径检测机构,内径检测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排料口和出料口,排料口的一侧设置有排料气缸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排料气缸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设置在机架上,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气缸和第三光电传感器,出料气缸和第三光电传感器均设置在机架上,出料气缸连接有气动夹爪,
所述的收料装置设置在检测装置的一侧,收料装置包括收料台,收料台上设置有第二自动转盘机,第二自动转盘机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接料盘,任意一个接料盘上均竖直且间隔地设置有三个储料杆,第二自动转盘机的一侧设置有托料机构,托料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收料台上的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上套设有一个托料盘,托料盘的一部分设置在接料盘的下侧,托料盘连接有升降机构,导向杆的顶部设置有第四光电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第四光电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自动转盘机和第二自动转盘机均为六工位凸轮分隔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料气缸为无杆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杯。
进一步的,所述的储料杆由不锈钢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的一种轴承内圈内径检测设备可自动化检测内圈,无需人工操作,效率大幅提高,适合连续性作业,检测精度高,提高轴承加工生产的产能及效率,适用于多种规格产品的检测分类,一机可多用,更换产品时,只需要更换相应的检测机构,有利于企业产品换型加工和产品的多元化拓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必艾传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依必艾传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安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 下一篇:布料系统及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