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谐振耦合原理的非闭合互感取电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5923.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洪旺松;徐俊;张寒;马国强;陈桐;王晓东;张俊利;赵俊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谐振 耦合 原理 闭合 互感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振耦合原理的非闭合互感取电电路,包括套接在高压母线上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绕lm接于电流互感器上;所述二次绕组lm引出后,与电容C并接,然后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串联在二极管D1的正极上,二极管D4的负极串联在二极管D2的正极上,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互连接并接入极性电容C0的正极,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正极相互连接接入极性电容C0的负极并接地,极性电容C0向外输出取电电压U0。本发明能够实现稳定高效的电磁感应自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监测领域的基于谐振耦合原理的非闭合互感取电电路。
背景技术
自供电就是将环境中存在某些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为电能从而为工作系统供电,系统具体采用哪种自供电方式要依据所处环境而定,常见的有光能供电、风能供电、机械能供电、电磁感应供电等。
对于电缆,需要对其进行常态化的状态监测,防止电缆因老化而造成性能劣化甚至发生安全事故风险,因此势必需要在电缆关键位置设置实时监控设备,而如果对这些设备进行自供电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电磁感应供电是一种实现方式,其原理是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能产生感应动势,进而通过感应电动势供电。但是目前用于高压互感取电存在电磁转换率较低,一次电流30A以下输出功率不稳定,难以为在线监测设备供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谐振耦合原理的非闭合互感取电电路,能够实现稳定高效的电磁感应自供电。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谐振耦合原理的非闭合互感取电电路,包括套接在高压母线上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绕lm接于电流互感器上;
所述二次绕组lm引出后,与电容C并接,然后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
二极管D3的负极串联在二极管D1的正极上,二极管D4的负极串联在二极管D2的正极上,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互连接并接入极性电容C0的正极,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正极相互连接接入极性电容C0的负极并接地,极性电容C0向外输出取电电压U0。
进一步的,二极管D3与三级开关Q1并联,二极管D4与三级开关Q2并联。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谐振耦合原理的非闭合互感取电电路,通过在二次绕组侧加入谐振电容来提高耦合系数,配合后端的控制电路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磁的能量转化率,即使一次侧电流降到3A-5A,也可以实现稳定供电,相比传统的电磁感应取电设备需要达到30A才能启动供电,本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内置电缆状态监测装置自供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谐振耦合原理的非闭合互感取电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谐振耦合原理的非闭合互感取电电路,包括套接在高压母线上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绕lm接于电流互感器上。
所述二次绕组lm引出后,与电容C并接,然后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
二极管D3的负极串联在二极管D1的正极上,二极管D4的负极串联在二极管D2的正极上,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互连接并接入极性电容C0的正极,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正极相互连接接入极性电容C0的负极并接地,极性电容C0向外输出取电电压U0。
二极管D3与三级开关Q1并联,二极管D4与三级开关Q2并联。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含钛高炉渣制备钛酸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渔船防侧翻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