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空气净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4854.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留波;许程;王书田;陈玲;叶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3/06 | 分类号: | B60H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空气净化 | ||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机,包括整机框架、盖板、和滤芯箱体,滤芯箱体封装在整机框架内,盖板盖在整机框架上,盖板上设有进风口,滤芯箱体内设有预过滤器、超静电过滤器、气态分子污染物滤网,所述预过滤器设在盖板的下侧,超静电过滤器设在预过滤器的下侧,气态分子污染物滤网设在超静电过滤器的下侧,整机框架上设有风机和出风口,整机框架出风口处设有光触媒滤网,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依次经进风口、预过滤器、超静电过滤器、气态分子污染物滤网、光触媒滤网后从出风口排出。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空气过滤的问题,更是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将滤芯箱体作为整体,同时实现了功能段滤芯的安装,气流风道、气流走向,以及整体拆卸运维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载空气净化机。
背景技术
气溶胶病毒可通过直接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人们在讲话、打喷嚏、咳嗽的时候喷出飞沫混合在空气中行程的颗粒物,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暴露于病毒气溶胶下存在传播的可能,且新冠病毒可能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
公共交通作为人群流动的载体,不仅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同时肩负着公共安全的重要职责。由于公共交通普遍存在通风不足、且是人群流动密集空间又狭小密闭的环境,内部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对于气溶胶病毒的预防尤其严峻,此环境对乘客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为了提高乘客对车厢内空气品质的满意度以及对预防病毒的实际需求,减少气溶胶病毒聚集性传播的风险,开发适用于公共交通空气净化器很有必要。
目前车载空气主流技术:静电除尘、滤网吸附、臭氧杀菌分离、负离子、等离子、纳米光触媒,或者几者的复合技术。市场上常见的车载净化器属于乘用车车载净化器,普遍适用空间较小、性能偏低,产品运行无智能化控制,相较于国外先进品牌,国内车载空气净化器厂家产品性能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以价格战为主,产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在高端领域,国内企业缺乏竞争优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空气净化机,包括整机框架、盖板、和滤芯箱体,滤芯箱体封装在整机框架内,盖板盖在整机框架上,盖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滤芯箱体内设有预过滤器、超静电过滤器、气态分子污染物滤网,所述预过滤器设在盖板的下侧,超静电过滤器设在预过滤器的下侧,气态分子污染物滤网设在超静电过滤器的下侧,整机框架上设有风机和出风口,整机框架出风口处设有光触媒滤网,在风机的作用下,空气依次经进风口、预过滤器、超静电过滤器、气态分子污染物滤网、光触媒滤网后从出风口排出。
所述预过滤器为预过滤网,用于拦截空气中的毛发、纤维等大颗粒物质。
所述超静电过滤器为SE超静电过滤器,由高压静电吸附直径小于0.01um的颗粒,附着在颗粒上的细菌和病毒一同被吸附在集尘板上,同时高强度电脉冲放电产生冲击波对细菌细胞膜破坏,使细菌中蛋白质变性、分离,杀灭细菌。
所述气态分子污染物滤网,能分解多种气态污染物分子的高效活性物质,采用特殊工艺将活性物质负载于载体上,成型而成,能有效净化室内甲醛、甲苯等气态污染物。
所述光触媒滤网为蜂窝结构,在光的照射下触媒与表面的水、氧气作用产生超氧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羟基自由基,能将甲醛、苯、甲苯、TVOC等有害有机物、臭气、细菌、病毒等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箱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和上护板,由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共同围成滤芯箱体框架,上护板垂直与前侧板固定连接;在左侧板、和或右侧板、和或前侧板、和或后侧板的底部设有承重挡板,气态分子污染物滤网、SE超静电过滤器、预过滤器的形状与面积与滤芯箱体框架内截面形状与面积相匹配;气态分子污染物滤网、SE超静电过滤器、预过滤器三者的厚度之和与滤芯箱体框架内腔的厚度相匹配;气态分子污染物滤网、SE超静电过滤器、预过滤器放置在承重挡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