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及其饲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4704.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范稚莲;卿解元;潘柳宗;莫良玉;唐芳毅;郑自华;韦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50/70 | 分类号: | A23K50/70;A23K10/22;A23K10/20;A23K10/30;A23K10/37;A23K20/26;A23K20/142;A23K20/174;A23K20/20;A23K20/189;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色 鲜艳 提高 产蛋量 饲料 及其 饲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及其饲喂方法,所述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鲜活虾30‑50份、鲜鸡蛋8‑12份、面包虫4‑6份、活鱼仔45‑55份、活泥鳅0‑35份、禽料8‑12份。给红鹮饲喂本发明的饲料并按照本发明的饲喂方法进行饲喂,能快速加深红鹮的毛色并使毛色长期保持鲜艳,从而提升人工养殖的红鹮的观赏价值,而且还能提高红鹮的产蛋量和红鹮蛋的受精率,从而提升红鹮繁育下一代的成功率,为红鹮人工养殖与繁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禽类养殖及养殖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使毛色鲜艳、提高产蛋量的红鹮饲料及其饲喂方法。
背景技术
美洲红鹮(学名:
红鹮鲜红的羽毛是其最具观赏价值的部位,但现有人工养殖过程发现,对红鹮进行饲养时由于其所食用的人工饲料与其在野外生长时所食用的食物不同,很多红鹮的毛色出现了逐渐变浅的趋势,因此,提供一种合适的饲养方法并给红鹮提供能保持其毛色鲜红的饲料是红鹮人工养殖的关键。另外,现有研究指出,美洲红鹮个体的羽毛色差是配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羽色深的个体获得交配权的概率更高,而羽色浅的个体配对成功率较低,因此,保持成年个体羽色亮丽鲜红是促进美洲红鹮繁殖的关键;对于羽色浅的个体,应当在日常饲料的配比上加以调整,通过增添胡萝卜、西红柿、虾皮或鲜虾等的数量,或者适当添加丽红素等色素,达到改善美洲红鹮羽色的目的(王春艳,檀卫东,杨守庄.美洲红鹮的人工养殖与繁育.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23(8):1-4.)。但是由于野外的红鹮是以蟹类、软体动物、小鱼、蛙和昆虫等为食的,其肉食特性决定了其采食偏好,所以,给红鹮饲喂胡萝卜和西红柿,红鹮几乎不取食,即便将单纯的胡萝卜和西红柿换成是含胡萝卜和西红柿且带肉味的复合饲料,红鹮对该复合饲料的取食量也不高,因此,想让红鹮通过摄入西红柿、胡萝卜以补充色素改变红鹮的毛色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不可能实现。给红鹮饲喂虾皮倒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毛色,但是由于虾皮细小不方便取食,饲料浪费量大,而且仅依靠虾皮提供营养和类胡萝卜素红鹮的产蛋量低。因此,给红鹮饲喂胡萝卜、西红柿、虾皮来加深红鹮毛色的鲜艳度仅是理论上看似可行,但是实际应用时并不可行,要想提升红鹮毛色的鲜艳度,依然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试验后选择适宜的原料及饲喂量,才能达到低成本快速提升毛色鲜艳度的效果。
红鹮属于极高神经质的鸟类,生性机警胆小,有陌生人靠近便会紧张,到处躲避,红鹮的自然生长环境和人工养殖环境差异极大,因此,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驯养和繁殖难度较高。我国好几个动物园引进来的红鹮都出现了一直没有繁殖的现象,而部分饲养员也认识到:饲养环境的不合适和饲料品种的单一是造成红鹮不繁殖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对红鹮的认知了解不够且红鹮的产蛋量少,很难探索得到适合孵化红鹮蛋的条件,再加上红鹮的幼雏是晚成鸟,孵化出壳后要靠亲鸟哺育一段时间才能独立,因此也难以实现红鹮的人工孵化和人工繁育。若红鹮一直不进行繁殖就很难实现红鹮的扩大繁育,而提高红鹮的产蛋量及红鹮蛋的受精率,是提升红鹮繁育下一代的成功率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红鹮的产蛋量及红鹮蛋的受精率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