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辅助措施自行式承索器系统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4542.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邓亨长;赵晓光;李清培;侯朝银;鲁翼;强永林;周咏凯;张维福;李超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智通路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1/10 | 分类号: | B66C21/10;B66C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措施 自行 式承索器 系统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辅助措施自行式承索器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承索器、行走小车、塔顶转向滑轮、连接绳,承索器包括结构相同的承索器A和承索器B,分别布置于行走小车两侧;连接绳从两岸塔顶转向滑轮绕过后连接承索器A、承索器B形成一个回路。该承索器系统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解决主动式承索器需要布置动力系统,且主动式承索器受动力系统布置限制,仅能布置较少数量的承索器,并仅运用于较小跨径缆索吊装系统的问题;(2)解决了主动式承索器因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性问题;(3)解决不配重被动式承索器在收拢时连接绳折叠下垂、缠绕的问题,以及因连接绳对折后的长度因素导致的承索器布置间距不合理的问题;(4)解决配重被动式承索器需在索塔附近配重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承索器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无辅助措施自行式承索器系统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运用于缆索吊装系统中的承索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主动式承索器,二是被动式承索器。被动式承索器有配重被动式承索器和不配重被动式承索器。
主动式承索器通过牵引卷扬机提供动力,一台卷扬机对应一个承索器,承索器位置通过卷扬机主动调节。首先该方式需要人工对卷扬机进行操作,容易因操作不当,观测及信号传递不及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其次因资源配置、现场布置及可操作性等因素决定该方式不能在现场大量布置卷扬机系统,从而决定该方式仅适用于跨度较小、承索器布置较少的缆索吊装系统;然后该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需要更多的机械、人力资源,经济性不高。
配重被动式承索器是通过钢绳分别将跑车左右侧的一个承索器连在一起,然后再与两岸索塔处的配重块相连(承索器运动时配重块可相应沿着索塔上下运动),形成一个平衡系统,从而实现承索器定位,承索器依靠缆索吊装系统行走小车顶推力实现运动。同理,受索塔处布置空间影响,该方式不能布置较多组的承索器,仅适用于跨度较小、承索器布置较少的缆索吊装系统;索塔处配重块易发生碰撞、坠落等安全施工,安全风险较大。
不配重被动式承索器是用钢绳按一定的布置间距将各承索器、跑车串联成一个整体,钢绳两端锚固于索塔上,承索器依靠连接索进行定位,依靠缆索吊系统的行走小车顶推和牵拉实现移动。小车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时,小车前方的承索器会逐渐收拢,承索器之间的连接绳会折叠下垂。下垂的连接绳在风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缠绕,同时为避免连接绳接触到桥面或桥梁构件,承索器布置间距仅能按承索器到桥面的两倍距离进行布置,此时的布置间距可能小于理论布置间距,导致承索器布置间距不合理,承索器布置数量增多,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无辅助措施自行式承索器系统及运行方法,形成一套多组可独立运行的承索器系统。该承索器系统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解决主动式承索器需要布置动力系统,且主动式承索器受动力系统布置限制,仅能布置较少数量的承索器,并仅运用于较小跨径缆索吊装系统的问题;(2)解决了主动式承索器因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性问题;(3)解决不配重被动式承索器在收拢时连接绳折叠下垂、缠绕的问题,以及因连接绳对折后的长度(应避免接触到下方桥梁构件)因素导致的承索器布置间距不合理的问题;(4)解决配重被动式承索器需在索塔附近配重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无辅助措施自行式承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承索器、行走小车、塔顶转向滑轮、连接绳,承索器包括结构相同的承索器A和承索器B,分别布置于行走小车两侧;连接绳从两岸塔顶转向滑轮绕过后连接承索器A、承索器B形成一个回路。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无辅助措施自行式承索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塔顶转向滑轮支撑在索塔上,承重索、牵引绳和起吊索布置在索塔之间,在承重索上按一定距离布置多个该系统,形成多组无辅助措施自行式承索器系统,以适应不同跨径的缆索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智通路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路桥华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智通路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