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境上下文一致性的统一处理系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44239.0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5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许畅;陈锦赐;王慧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11/36;H04L67/30;H04L67/63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陈月菊 |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环境 上下文 一致性 统一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上下文一致性的统一处理系统,包括:用户界面展示模块,用于输入应用场景依赖和选择系统配置,展示一致性检测的结果;应用场景依赖解析模块,用于得到环境上下文数据、一致性约束和约束相关的上下文集合模式;配置解析模块,用于根据系统配置实例化调度策略、检测技术和运行方式;调度策略模块,用于根据读取的环境上下文数据判定是否调度一致性约束检测;检测技术模块,用于根据调度策略模块给出的检测指令判定是否运行一致性约束检测,输出一致性错误报告和辅助报告。本发明能够支持系统用户简单方便地在各个应用场景中使用已有调度策略和检测技术的组合,支持并集成了现有一致性处理的主流调度策略与检测技术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分析和输入验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环境上下文一致性的统一处理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得益于无线通信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等)得到越来越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智能设备上的应用程序通常会使用设备搭载各类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调节自身的行为。例如,温控系统会利用温度传感器来感知当前的室内温度,以此来维持室内温度的相对稳定;自动驾驶系统会通过GPS传感器获取车辆的实时GPS信息,以此提供导航服务;健康检测系统会利用脉搏传感器来监测用户的脉搏和心率信息,以此提供改善身体健康的建议。这些使用通过传感器感知的环境信息,来自适应调节改善自身行为的应用程序被上下文感知程序,而帮助程序改善自身行为的环境信息被称为环境上下文。
理论上,准确无误的上下文信息能够正确指导上下文感知程序调节改善自身行为。然而实际上,考虑到环境噪声和传感器精度的影响,传感器在采集环境上下文数据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因此程序得到的环境上下文信息很有可能不准确、甚至是相互冲突的,造成上下文不一致问题,进而导致使用这些数据的上下文感知应用提供错误的服务,例如,自动驾驶系统的GPS定位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将车定位到错误的位置,从而造成导航失败。因此,程序在使用上下文信息之前,对其进行一个预先的一致性判定至关重要。由于直接判定上下文信息的准确性十分困难,因此通常的解决方式是根据程序的使用场景预定义一系列不被可违反的一致性约束,在运行时,利用这些一致性约束来检测环境上下文,若发现有一致性约束被违反,程序就能避免使用这些环境上下文信息。
虽然,已经有许多工作在调度策略或检测技术方面对上下文一致性检测进行了研究,但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已有的工作的开发与实现相对独立,且它们针对的应用场景都不尽相同,因此在相互集成和比较存在较大难度。因此,每当要使用其一种或多种工作并进行调度策略与检测技术的组合时,常常需要针对自己的应用场景对已有工作进行重新实现,造成大量的重复性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环境上下文一致性的统一处理系统、方法,既能以统一的接口有机地整合并使用各种已有调度策略和检测技术的组合,又允许用户利用在这个统一的接口的基础上拓展新的调度策略和检测技术,并支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间快速迁移本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上下文一致性的统一处理系统,所述统一处理系统包括:
用户界面模块,用于输入应用场景依赖和选择系统配置,以及展示一致性检测的结果;
应用场景依赖解析模块,用于对输入的应用场景依赖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环境上下文数据、一致性约束和约束相关的上下文集合模式,判定其是否合法;
配置解析模块,用于对输入的系统配置进行解析,根据系统配置实例化调度策略、检测技术和运行方式,实例化的调度策略和检测技术两两组合,判定解析结果是否合法;其中,运行方式包括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两种;
调度策略模块,用于管理系统支持的多种调度策略算法,以及根据读取的环境上下文数据判定是否调度一致性约束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2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