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诊科用心肺复苏按压床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4203.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道远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A61M16/00;A61N1/362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史长敏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用心 复苏 按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心肺复苏按压床,包括内板、矩形板一、外板、矩形板二和治疗装置,矩形板一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内板的左侧面,内板的表面前段贯穿滑动连接在外板后侧面开设的空腔内壁,矩形板二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在外板的左侧面,治疗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装置,当伸缩杆反向向上运动时,按压板的下表面对患者胸部的压力逐渐减小,同时储气盒上盖向上位移导致储气盒下盖和储气盒上盖下表面空腔间的压力增大,将其内部的空气挤压到患者的肺部,实现了模拟人工呼吸过程中辅助患者吸气操作,相比较传统设备,治疗装置可以使心肺复苏的两部步骤同步进行,有利于提高抢救治疗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科用心肺复苏按压床。
背景技术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然而,传统的急诊科用心肺复苏按压床一般只是支撑固定患者,并没有提供心肺复苏的机械方式操作的功能,对于人工方式操作的方式并不能达到心肺复苏的操作环节同步进行的效果,并不能有助于提高导致治疗抢救的成功率,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过程中,传统的设备大多床面较为平坦,并不能高效稳定的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贴合限位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用心肺复苏按压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用心肺复苏按压床,包括内板、矩形板一、外板、矩形板二和治疗装置,所述矩形板一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内板的左侧面,所述内板的表面前段贯穿滑动连接在外板后侧面开设的空腔内壁,所述矩形板二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在外板的左侧面,所述治疗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装置,所述治疗装置包括电击器,所述电击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套筒,所述液压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液压套筒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储气盒上盖,所述储气盒上盖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储气盒上盖的左右侧面均开设有半圆柱槽,所述储气盒上盖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储气盒下盖,所述储气盒下盖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气软管,所述导气软管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面罩,所述液压套筒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承重装置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在矩形板一的左侧面下端中心处,所述支撑轴的圆周侧面左端贯穿转动连接有轮子,所述内板的上表面后端开设有环形槽一,所述内板的前侧面中心处开设有限位孔一,所述外板的上表面前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头枕,所述外板的前侧面中心处贯穿开设有限位孔二,所述限位孔二的内壁贯穿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圆周侧面后端开设有螺纹,所述驱动杆的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驱动杆的圆周侧面前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环形槽一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环形槽一的圆周侧面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前侧面中心处开设有圆形孔。
优选的,所述储气盒下盖的内壁底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固定贯穿连接伸缩杆的圆周侧面,所述半圆柱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圆周侧面右侧。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一的内壁与环形槽二的内壁相连通,所述驱动杆的圆周侧面后端贯穿转动连接限位孔一的内壁,所述螺纹的圆周侧面贯穿转动连接限位孔一的内壁后侧,所述限位孔二的内壁前端开设有环形空腔且转动连接挡板的表面,所述套筒的后侧面转动连接连接块的前侧面,所述套筒的前侧面转动连接挡片的后侧面,所述按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支撑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外板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道远,未经李道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