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研究接触面力学特性的直剪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4124.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研究 接触面 力学 特性 直剪盒 | ||
1.用于研究接触面力学特性的直剪盒,其结构包括壳体(1)、下剪盒(2)、上剪盒(3)、鞘孔(4)、压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剪盒(2)设于壳体(1)内部,所述上剪盒(3)位于下剪盒(2)上方,并配合鞘孔(4)与鞘杆相固定,所述压板(5)设于上剪盒(3)上中部并相对应安装;
所述下剪盒(2)包括镂空腔(2a)、助脱模机构(2b)、吸渗结构(2c),所述镂空腔(2a)安装于下剪盒(2)下表面,所述助脱模机构(2b)设于下剪盒(2)中部,且下部穿过镂空腔(2a),所述吸渗结构(2c)安装于下剪盒(2)内壁,且下端穿过下剪盒(2)伸入镂空腔(2a)内部,所述镂空腔(2a)下表面开设有活动板(g),所述活动板(g)与镂空腔(2a)通过铰链相配合;
所述助脱模机构(2b)包括旋转轴(2b1)、底盘组件(2b2)、振松组件(2b3),所述旋转轴(2b1)上端穿过镂空腔(2a)下表面伸入其内部,所述底盘组件(2b2)安装于旋转轴(2b1)上端,且位于下剪盒(2)内中部设有的容腔内,所述振松组件(2b3)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镂空腔(2a)内下部,并与底盘组件(2b2)相对应安装,所述振松组件(2b3)与底盘组件(2b2)相配合;
所述底盘组件(2b2)包括置物盘(2b21)、螺纹套(2b22)、内凹环(2b23)、振凹槽(2b24),所述置物盘(2b21)设于旋转轴(2b1)上端,且位于下剪盒(2)内中部,所述螺纹套(2b22)设于置物盘(2b21)外侧表面,并与吸渗结构(2c)相配合,所述内凹环(2b23)设于置物盘(2b21)下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并与振松组件(2b3)相配合,所述振凹槽(2b24)共设有十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内凹环(2b23)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振松组件(2b3)包括固定柱(2b31)、伸缩杆(2b32)、限位弹簧(2b33)、双孔套(2b34)、弹推锥(2b35),所述伸缩杆(2b32)设于固定柱(2b31)上表面并相焊接,所述限位弹簧(2b33)设于伸缩杆(2b32)外部,所述双孔套(2b34)安装于伸缩杆(2b32)上端,并伸入内凹环(2b23)内部,所述弹推锥(2b35)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双孔套(2b34)左右两侧,同时分别与振凹槽(2b24)相对应配合,所述双孔套(2b34)与弹推锥(2b35)为活动相连接,所述弹推锥(2b35)为可伸缩结构,且为磁质材质;
所述吸渗结构(2c)包括环壁(2c1)、凸螺纹(2c2)、通道(2c3)、吸环垫(2c4)、引流条(2c5)、吸水封环(2c6),所述凸螺纹(2c2)安装于环壁(2c1)内环下部,并与螺纹套(2b22)相配合,所述通道(2c3)安装于环壁(2c1)内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吸环垫(2c4)设于环壁(2c1)上表面,且与通道(2c3)上表面相对应安装,所述引流条(2c5)分布于通道(2c3)内部,且上端与吸环垫(2c4)相连接、下端分别与吸水封环(2c6)相连接,所述吸水封环(2c6)设于置物盘(2b21)与环壁(2c1)的下端连接处,所述吸环垫(2c4)与吸水封环(2c6)均为橡胶条,且内部配合有吸水材料;
用设有的助脱模机构(2b),在样块完成研究实验后需要脱模时,通过手动操作旋转旋转轴(2b1),使得与之相连接的底盘组件(2b2)在其旋转的作用下,同步的做旋转作用,进而在旋转轴(2b1)与凸螺纹(2c2)的啮合旋转作用下,使得助脱模机构(2b)整体向上移动,同时辅助样块的脱模推出作用;同时在置物盘(2b21)下表面设有的内凹环(2b23)以及振凹槽(2b24)的作用下,使得与之相对于连接的振松组件(2b3),在置物盘(2b21)旋转至双孔套(2b34)以及弹推锥(2b35)伸入振凹槽(2b24)内时,由于弹推锥(2b35)为磁质结构,故而在不受到内凹环(2b23)的限制,伸入振凹槽(2b24)内后,其呈扩张状瞬时伸入振凹槽(2b24)内部,并在磁质的作用下与振凹槽(2b24)内壁紧凑相贴合,其吸附所产生的瞬时振动为惰性振动,从而在振动频率的衍生扩散配合下,使得置物盘(2b21)上的样块受到了振动的频率,从而产生振动脱模,以避免与置物盘(2b21)相贴合部分出现有粘结的现象;配合设有的吸渗结构(2c),当样块在下剪盒(2)内中部受到了上方的压力后,其内部的液体则顺着,下剪盒(2)与上剪盒(3)的连接缝隙向外部溢出,并配合下剪盒(2)上表面设有的吸环垫(2c4)将这些溢出的液体做吸附处理,经由吸环垫(2c4)吸收的液体,在引流条(2c5)的作用下,被引流穿过通道(2c3)至镂空腔(2a)内部,与此同时,下剪盒(2)内容腔底部的样块的没有被向上溢出的液体,则在被设在置物盘(2b21)与环壁(2c1)的连接处的吸水封环(2c6)作为吸收,同时配合镂空腔(2a)下表面设有的活动板(g)的自由开合,实现有效的进行更替吸水封环(2c6)以及引流条(2c5),以便于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1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