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把立或座管避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3566.4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魏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喜富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B62K21/14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蒋宏洋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管避震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车用把立或座管避震装置,属于非机动车领域,包括滑动管;滑动管的内部上端设有相对其上下滑动的滑动柱,滑动管的上端设有防脱固定盖,以防止滑动柱脱离滑动管;滑动管的内部下端设有避震弹簧,避震弹簧设在滑动柱的下端且二者接触设置;避震弹簧的下端设有缓震柱,所述缓震柱固定在所述滑动管的内部。本发明能发挥最小的成本、时间,只需简单的更换座管,就能实现避震效果,广泛用于修补市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子配件领域,涉及非机动车配件,尤其涉及车用把立或座管避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许多的单速车与表演车等,类似非机动车的前叉与车架并无避震装置,舒适性较差,2019年底和2020年,面对全球疫情肆虐,国内外许多通勤族为了远离人群避免感染,从原本的大众运输通勤转为选择个人出行,而电瓶车、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成为最热门的选择,能在拥挤的城市中快速来回,顺利避开拥塞的车龙。为了增加通勤的舒适度,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而吸引更多人购买,急需设计一种避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车用把立或座管避震装置,能发挥最小的成本、时间,只需简单的更换座管,就能实现避震效果,广泛用于修补市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用把立或座管避震装置,包括滑动管;
滑动管的内部上端设有相对其上下滑动的滑动柱,滑动管的上端设有防脱固定盖,以防止滑动柱脱离滑动管;
滑动管的内部下端设有避震弹簧,避震弹簧设在滑动柱的下端且二者接触设置;
避震弹簧的下端设有缓震柱,所述缓震柱固定在所述滑动管的内部,吸收部分骑乘带来的力量。
进一步的,滑动柱的外圈设有减小滑动柱和滑动管摩擦力的主磨套,主磨套的断面为U形,滑动柱、主磨套和减震弹簧通过锁紧螺丝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主磨套与锁紧螺丝之间设置增大二者接触面积的垫片,且隔开避震弹簧与主磨套,以使得二者的摩擦力减小。
进一步的,减震弹簧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锁紧螺丝设在减震弹簧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磨套的上端设有副磨套,副磨套、主模套与滑动柱同轴设置,主模套与副磨套之间设有缓震垫圈,副磨套用来支撑滑动柱,作为滑动柱与滑动管之间的介质。
进一步的,主磨套与滑动管间隙配合,副磨套与滑动管间隙配合,滑动柱与主磨套间隙配合,滑动柱与副磨套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防脱固定盖通过防松垫圈固定在滑动管的上端,对副磨套的上升位置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滑动管的下端内部设有螺纹连接的螺母,螺母对缓震柱的下端进行定位,并通过调节螺母相对滑动管的上下位置,调节缓震柱的阻尼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避震弹簧的外径小于所述滑动管的内径,所述缓震柱的外径小于所述滑动管的内径,预留缓震柱的受力变形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主磨套材料为塑料材料或纤维,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醇纤维、PBO纤维或聚丙烯;所述避震弹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减震橡胶或高阻尼复合纤维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对,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在滑动管下设置了缓震柱,在产品的运动过程中,避震弹簧所吸收的力量不会直接转移给螺母,缓震柱可以吸收部分力量,也能避免避震弹簧与螺母直接摩擦产生损坏,大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能发挥最小的成本、时间,只需简单的更换座管,就能实现避震效果,广泛用于修补市场;
2、本申请中,在滑动管下增加了螺母设计,可藉由调整螺母的松紧,间接改变阻尼的大小,使消费者在骑乘后,可依自身喜好,调整不同的软硬度,实现不同的骑乘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喜富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喜富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5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自动折边机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侦查地面目标的轻量化自动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