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V-LED导热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3057.1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包勇;陈显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中益油墨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03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v led 导热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UV‑LED导热油墨及其制备方法,由颜料8‑10%、导热粉体8‑10%、改性丙烯酸树脂预聚物24‑29%、丙烯酸脂单体35‑40%、光引发剂8‑10%、润湿分散剂1‑2%、填料8‑12%组成,利用树脂、填料、助剂和活性单体等作为原料,再添加导热粉体到油墨里,通过研分散、搅拌、过滤等步骤制备出UV‑LED导热油墨,提高油墨体系导热率,配方科学,工艺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材料的表面涂布印刷,比如集成吊顶,墙布涂布等等,该方法制备的LED油墨具有优良的耐脾切、附着力、良好的印刷适应性等性能,同时将解决目前国内同类型固化油墨所遇到的不能导热保温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UV-LED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V-LED导热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建材及家具产品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往往制备后都需要涂布或印刷一层保护性涂层或油墨,既可以防水防尘,还可以提高产品的档次。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而且目前我国建筑物绝大多数是高能耗节能型建筑,在使用期间,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等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创建以节约资源、节能降耗、生态环保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对新建筑采取了强制性隔热保温措施,因此建筑装修材料表面涂布的LED油墨或者涂料要求高功能、高耐久、低成本、高涂装的性能。因此提供一种导热保温UV光固化油墨,有利于在建材夹具行业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UV-LED油墨导热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UV-LED导热油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UV-LED导热油墨的制备方法。
一种UV-LED导热油墨,由以下组分组成:
本申请提供一种UV-LED导热油墨由颜料8-10%、导热粉体8-10%、改性丙烯酸树脂预聚物24-29%、丙烯酸脂单体35-40%、光引发剂8-10%、润湿分散剂1-2%、填料8-12%组成,利用树脂、填料、助剂和活性单体等作为原料,再添加导热粉体到油墨里,通过研分散、搅拌、过滤等步骤制备出UV-LED导热油墨,提高油墨体系导热率,配方科学,工艺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材料的表面涂布印刷,比如集成吊顶,墙布涂布等等,该方法制备的LED油墨具有优良的耐脾切、附着力、良好的印刷适应性等性能,同时将解决目前国内同类型固化油墨所遇到的不能导热保温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为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改性聚酯丙烯酸酯树脂、改性环氧丙稀酸酯树脂、氟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组合。改性聚酯丙烯酸酯与典型的聚酯丙烯酸酯相比,具有更好的导热和更高的柔韧性,通过紫外线固化的薄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高光泽度,韧性和表面硬度。
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脂单体为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酯和/或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优选为广州博兴公司的单官能单体EOEOEA和千叶公司提供的DEGDA,低粘度、稀释性好,具有低收缩,气味较低,且干燥速度快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粉体为淄博汇成公司的导热硅胶用氧化铝粉,粒度为2-10μm,为导热型高温煅烧α型氧化铝。该产品用作绝缘导热聚合物的填料,通过添加导热硅胶用氧化铝粉到油墨里,可有效提高油墨的耐磨和热传导,提高导热率,产品白度高,绝缘及化学性能稳定,分体粒径分布合理、球形率高,粘度低,流动性优异,填充和热传导性能好,制品导热系数大。
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发剂为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光引发剂369、2-异丙基硫杂蒽酮:光引发剂ITX、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光引发剂819、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氧磷:光引发剂TPO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中益油墨涂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中益油墨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